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登上《目錄》的除了國產車,又增加了多款進口車,包括大眾中國銷售公司的純電動Electric-up與插電式混動GOLF GTE,以及奧迪A3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這意味著,在繼去年九月第五批免購置稅名單中的寶馬i3之后,國內免購置稅名單中第二次出現了進口新能源車的“身影”。
不過,雖然受到了“一視同仁”的待遇,享受到了免購置稅的利好,但是,相比于國產新能源車“爆發式”的銷量,這些進口新能源車在國內的日子卻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據了解,目前在國內銷售進口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主要有寶馬、大眾、特斯拉三家,繼寶馬,大眾紛紛入圍后,僅留下特斯拉一家獨自徘徊在免購置稅的“大門外”。
但相比于特斯拉,寶馬,大眾等進口新能源車在華銷量幾近慘淡。
相比之下,寶馬旗下兩款進口新能源車i3和i8在2015年分別進口300輛和857輛,但上牌量遠低于進口數量,寶馬i8去年累計上牌138輛,寶馬i3僅為99輛,最差月份的上牌量幾乎都是個位數。
此外,大眾E-Up和日產聆風的在華銷量更是“慘不忍睹”:去年進口大眾E-Up 30輛,僅有7輛上牌,聆風全年進口兩輛,竟“無人問津”。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告訴記者,進口新能源車在華難賣主要還是因為進口過程中征稅后導致的價格過高。
其次,崔東樹指出,此次免購置稅名單中新進入的國產新能源車不論是在續航能力還是在能耗上都“奮起直追”,例如,第八批免稅新能源車型中,寶馬I3和大眾UP的車型與國產車的續航里程基本都在185左右;插電混動方面,比亞迪秦和傳祺GA3S的指標也與高爾夫和奧迪指標“不相上下”,能耗率均保持在170kw左右。“這體現出國產車的技術達到較好水平,消費者有了更多的購車選擇。”
據乘聯會最新產銷數據,今年五月比亞迪秦單月銷量2705輛,唐單月銷量3249輛;榮威550混動單月銷量2198輛,江淮純電動車單月銷量1630輛,此外,知豆康迪均有不錯表現,單月分別售出1071輛和2598輛。
崔東樹表示,除了特斯拉,大多數進口新能源在華基本沒有競爭力,國人主要還是喜歡價格便宜的小微型新能源車,比如比亞迪秦,江淮IEV系列,尤其是針對上海這樣的限牌城市,免購置稅又送牌照的誘惑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