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電動車 > 第六個獲生產資質的萬向,為何要到2020年才在國內量產新車?

第六個獲生產資質的萬向,為何要到2020年才在國內量產新車?

來源: | 作者:admin | 分類:電動車 | 時間:2017-02-10 | 瀏覽:7190
文章頂部

截至目前,共有十家企業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然而除了幾家傳統車企外,剩下幾家獲得生產資質的都是鮮有耳聞的新車企,公眾對新車企的認知只停留在企業名稱上,對企業logo、代表車型、廠址等基礎信息概無所知。從春節前開始,“E車匯”就針對新晉車企進行企業和戰略梳理,呈現出一個不再停留在新聞里的立體企業。而本期我們關注的企業,就是萬向集團。

一家從汽車零部件向整車制造廠轉型的企業,萬向布局和走過的路并不短。在歷經收購美國最大的新能源鋰電池生產企業A123、美國增程式電動汽車生產企業Fisker(現已改名為Karma)后,萬向中國國內的生產資質也終獲批。

而萬向國產新車是否能夠提前實現量產?海外市場又將如何開拓?還將如何結合中國與海外市場的發展戰略和新車發布?日前,萬向新能源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E車匯”,萬向造車仍堅持的是“先布局美國市場,再回到中國市場”。而選擇與眾不同的萬向,又能否走出一條不一樣的光明大道呢?

Karma海外銷售,不國產

2016年12月15日,萬向集團“年產50000輛增程式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正式獲批,成為繼北汽新能、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之后,國內第6家成功拿到獨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拿到“準生證”后,萬向投入十余年的“造車夢”也終于走進現實。

早在去年9月,便已亮相的萬向集團旗下美國Karma汽車公司的首款豪華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Revero在南加州正式向全球亮相。該車也將成為萬向的首款量產車,獲得生產資質后是否能夠加速國產走向市場呢?“E車匯”從萬向外宣部得到的信息卻是:“Karma目前尚未計劃國產,且銷售市場為海外。”

這就頗為匪夷所思了,既然已經在國內成立了項目部和生產工廠,且造車能力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認可,為何沒有任何國產跡象和計劃呢?

但是一向不對外公開過多信息的萬向,并沒有直接回答筆者的問題,或許我們從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的公開言論中能夠獲取一二。“取勝美國,再取勝全球”——這是魯冠球在對萬向員工講述的戰略路線圖。按照魯冠球的計劃,“產品得到國際承認,大量進入國際市場,這就是取勝的開始,你就有國際地位。”

萬向是造豪華車還是平民車?

眾所周知,萬向于2014年收購美國增程式電動汽車生產企業Fisker,而Fisker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現在的特斯拉,那么由此可推斷,萬向新能源汽車并不是針對普通消費者。此前,有萬向相關人士對外透露,他們第一輛國產卡瑪汽車是純電動車,價格為補貼前30萬左右,預計量產時間為2020年。

且不說萬向國產車量產時間長,單憑30萬的售價也足夠讓人敬而遠之,況且2020年國家不再發放補貼和優惠政策。作為汽車零部件巨頭,萬向造車依靠的是多年來的產業優勢和背景實力。根據魯冠球“我們一定要造出符合消費者心理、價格合理、質量又好的車子。車子不只是車子,而是萬向的牌子。”的說法,預計未來萬向新能源還是會面向市場推出需求度較高的車型。

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萬向收購菲斯科后會有利于萬向提高人才和技術整體水平,有利于形成從電池、電機、電控到電動汽車的產業體系。當體系構建完善后,才能致力于整車的研發和生產,為未來銷售市場做鋪墊和基礎。

萬向獨特的造車模式

目前,新車企的造車模式似乎與特斯拉的路徑相同,從豪華車、跑車開始,建立獨立的銷售渠道。正如萬向外宣部向“E車匯”透露,萬向當前規劃是海外市場,尚無國產計劃。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不斷升級和體系的完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秩序和政策不斷成熟,萬向開拓海外市場后再回國內,或許呼聲會更高,道路更順利。而難就難在,如果海外市場拓展不順利,那么萬向國產計劃將難以推進。

不少行業人士表示,雖然萬向的造車動態公開信息匱乏,但是從魯冠球的“造車夢”開始,萬向的造車資金、技術以及人才成本就難以計算,當生產資質落實后,阻礙萬向造車的最后石頭也被移除,萬向能夠進一步推展造車計劃。

不過,應引起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并非終身制。8月12日,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規定已獲得資質企業應當進行改造,并在2年時間內完成審查,逾期未完成審查的,暫停生產、銷售有關新能源汽車產品。因此,在2020年萬向國產車量產之前還需要此問題,完成審查等工作。

雖然距離量產車上市還有一段長路和時間,但根據魯冠球的“造車夢”,國產電動車將采用自己造的磷酸鐵鋰電池,自造工廠生產的決心和精神,消費者還是可以期望萬向新能源的純電動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疑問請聯系我們;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