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期間,補貼下滑、目錄重審、政策不定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成為我國新能源客車與專用車市場的主旋律,上述兩大市場也受到極大影響。
這種大環境下,沃特瑪創新聯盟卻憑借其獨特的全新商業模式,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推廣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思路。
他們不依賴地方補貼、在聯盟內部就可以實現成本快速下降;短短三年,在全國17省26市投放運營純電動公交車、通勤車、物流車等累計超過10000輛。他們主攻毫不起眼的三線城市,卻收獲了豐厚的回報;作為一個零部件企業居然反客為主給大型整車廠下訂單…….
綜合來看,沃特瑪創新聯盟核心競爭力在于聯合核心零部件企業資源整合,做到每個核心零部件、動力系統到整車設計的高度匹配,使得技術及產品的快速提升,實現成本的快速下降。另外,針對電動公交與物流運營的特點分別制定出相應的整體解決方案,在購車、運營、充電、售后、安全監控等每個服務環節,全方位解決了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運營的所有痛點。
可以預見的是,2017年補貼的大幅下滑,國家對新能源汽車企業與產品各方面要求大幅提升,不依賴補貼,擁有成本優勢與運營實踐經驗的沃特瑪創新發展模式將在接下來的新競爭形態下大放異彩。
協同匹配與技術提升 成本快速下降
以一臺10.5米的純電動客車為例,2016年在扣除了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后,該車型的采購價格仍然高達約百萬,遠遠高出傳統燃油車,這也成為純電動公交車大規模普及的一大門檻。
而沃特瑪創新聯盟推出10.5米的純電動客車在扣除國家補貼后,售價甚至可以與傳統燃油車競爭。
這在中國的純電動客車行業無疑是一步跨越。在2017年的新補貼政策中,純電動客車的補貼大幅下降了50%,成本的快速下降將成為企業在未來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
據深圳沃特瑪集團副總裁耿德先介紹,沃特瑪創新聯盟之所以能做到這么大幅度的成本降低,核心秘密在于聯盟內組織成員的上下游資源整合、匹配設計及整體協調。
據了解,其聯盟成員涵蓋了新能源汽車上游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光伏發電微網儲能、裝備制造、整車制造等全產業鏈企業,同時還包括車輛運營平臺、金融服務、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
“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大家發揮各自的優勢,在整個動力控制系統里面發揮關鍵的作用,通過技術提升,資源整合大幅降低了設計和制造成本。”耿德先這樣表示。
新能源客車的制造不是單純的將傳統核心零部件替換稱電池電機和電控,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一臺高質量的新能源車,必須每個零部件達標,包括整車設計,并且各環節系統匹配達到一定高度。
耿德先指出,只有圍繞電池設計的控制系統才能真正安全和高性能。因為只有電池企業最懂電池,了解電池的使用邊界環境和效應,“對此,我們提出了一個概念,稱作動力系統整車環境設計。”
在這種模式下,創新聯盟成為了新能源汽車設計的主導,由聯盟成員去調研車輛使用要求和條件,結合電機電控等聯盟成員的產品特點,再交由整車廠生產。
“我們設計生產出來的車輛,經過幾年的運營檢驗,完全達到公共交通單位的運營要求,被證實其安全性,可靠性均屬于行業前列。”耿德先說道。
整體解決方案破除新能源汽車運營難題
不可否認,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存在使用難、充電難、盈利難、協調難、財政難、建設難等一系列行業痛點。
目前沃特瑪創新聯盟推行的三大運營模式經過實踐運用證明可以解決這些痛點:公交電動化運營模式、電動物流車運營模式、充電服務保障模式。
在公交電動化運營方面,推出了融資租賃+汽車銷售、固移并舉、八年質保和主動充維的服務模式。
在純電動物流車運營方面,沃特瑪創新聯盟針對時下物流車運營的特點提出雙價不等、計程收費、節能減堵、科學調度、移動快取、主動充維的服務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