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分析 > 六張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背后的“金主”到底有誰

六張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背后的“金主”到底有誰

來源: | 作者:admin | 分類:分析 | 時間:2016-12-27 | 瀏覽:7090
文章頂部

隨著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門檻的提高以及國家對生產牌照發放的收窄,無論對于想獨立新能源板塊出來的傳統車企,還是新進入新能源造車領域的企業來說,純電動乘用車生產牌照的獲取都顯得彌足珍貴。

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連續發布了六張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其中有國企背景作實力支撐的自主品牌車企,也有跨國集團作為資金后盾的中外合資企業,還有讓新能源汽車界出乎意料的“黑馬”民營企業。那么這六張“彌足珍貴”的生產牌照背后,都隱藏著哪些實力“金主”?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新能源是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發起并控股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平臺。北汽新能源獲得整車生產資質,意味著可以自行生產新能源汽車,對北汽集團來說意義重大。

北汽集團是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也是世界500強企業。北汽集團在2016年最新世界五百強企業排名第160位,年營業額達549億美元。

一開始,北汽集團就將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列入重大戰略布局當中,將北汽新能源獨立出來,不納入旗下上市公司的資產當中。據透露,北汽集團將以新能源汽車公司作為混合所有制試點單位,積極引入外部資源,從而最終實現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成功上市。

有投資分析認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獲得,為北汽新能源產能擴充奠定了良好基礎,也是其長遠發展,業務擴張必備條件。而且,此次北汽新能源爭取到獨立的生產資質,也符合其獨立運營發展的需要,為以后進一步擴大融資乃至上市開啟了便利之門。

目前,北汽集團已經有了三個新能源生產基地,包括江蘇常州、江西九江、湖南株洲。并且,新增的兩個生產基地項目已經獲批。包括北京采育的年產2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基地和年產5萬輛的青島萊西基地。

按照北汽集團十三五新能源規劃,到2020年將實現產銷新能源汽車60萬輛以上,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

杭州長江乘用車有限公司

今年5月,杭州長江乘用車有限公司拿下中國第二張電動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準入牌照時,讓業界頗為震驚。隨后其背后的金主也逐漸顯露出來。

資料顯示,杭州長江乘用車有限公司是五龍電動車集團(00729.HK)(下稱“五龍電動車”)旗下附屬公司,而五龍電動車的主要投資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香港首富李嘉誠以及中信集團。

早在2010年,李嘉誠便開始投資五龍集團。當時,李嘉誠透過旗下Jade Time Investments斥資2.92億港元,買入4億股五龍集團的股份。隨后的增持舉動,讓李嘉誠在五龍電動車當中的股份間接達到15.93億股,持股比例提升至8.74%,暫列公司第三大股東。

而五龍電動車最大的股東是中信集團,目前持股比例達34.9%。中信集團作為一家金融與實業并舉的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實力雄厚且資金充足。

中信集團并非一開始就是五龍電動車的單一大股東,中信集團在2014年之前在五龍電動車的前身中聚電池占有股份是隨著上市公司股本的擴張而逐年減少的,在2013年時只是通過一個全資子公司占有6.21%的股份。

當五龍電動車從電池生產切入整車制造時,中信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就看好新能源汽車這塊領域,通過在2014年以及2015年的兩次定向增發,中信集團及其下屬子公司控制了五龍電動車35.58%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在中信集團強大金融背景支撐下,五龍電動車早已完成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布局。從實力上看,長江汽車拿下第二張電動車生產牌照絕對無可厚非。

動力電池材料方面,收購了韓國SK旗下的愛思開(重慶)鋰電材料有限公司,專攻鎳鈷錳鋰電池正極材料;收購了臺灣上市公司立凱電能的21.8%股權,專攻磷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

同時,在動力電池生產方面,擁有上海中聚電池研究院、天津中聚、吉林中聚、杭州中聚生產基地。在整車制造方面,具有云南五龍汽車公司,杭州長江汽車公司,以及美國SMITH電動汽車公司。

從五龍電動車過去幾年的財報來看,從2010年到2015年底,公司累計虧損51.16億港元。但是今年上半年的營收開始呈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不過公開資料顯示,今年9月底李嘉誠開始減持五龍電動車股票,目前持股數降低至11.06億股,占比降低到4.93%。

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奇瑞新能源的前身是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項目組,于2010年4月以奇瑞汽車全資子公司的身份正式成立。

為了讓奇瑞新能源獲得更多資金及資源支持,近一年來,奇瑞汽車為奇瑞新能源引入了多筆投資資金。全國企業信用信息查詢顯示,奇瑞新能源目前有5大股東:奇瑞汽車、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建瑞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蕪湖瑞健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和安徽高新同華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別為30%、30%、28.25%、10%、1.74%。

目前奇瑞新能源依然是由奇瑞汽車控股。依托母公司的優勢資源,奇瑞新能源對于整車、動力電池、電池管理系統等一系列新能源核心技術的掌握,以及規模化的生產能力,為其拿下第四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海螺型材透露將向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的股東奇瑞股份等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所持有的奇瑞新能源的控股權。不過在7月份以“未獲得生產資質”為由終止了該項計劃。

而奇瑞新能源生產資質的落地勢必為其帶來更高的估值。有分析師認為,在獲得資質之后,奇瑞新能源的發展有了更多的選擇,未必會繼續尋求被收購。接下來奇瑞新能源繼續作為奇瑞子公司存在的可能性更大,未來也不排除獨立上市的可能。

前途汽車(蘇州)有限公司

前途汽車(蘇州)有限公司是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相對于國有控股、海外集團背景相比,前途汽車背后的股東背景不算亮眼,但卻也是極具潛力實力。

從2009年開始,長城華冠通過對多個傳統汽車的電動化改造項目,逐步掌握了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如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方面的技術及電池箱技術問題等。

隨著技術的進步,長城華冠由幕后轉換到了幕前,前途汽車由此誕生。隨后的幾年里,長城華冠接連成立了三家子公司:前途汽車(蘇州)有限公司、北京華特智控電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南京長城華冠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完善了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關鍵布局。

今年,長城華冠還與博世、埃馳等全球頂級汽車技術供應商簽約成為戰略合作伙伴;而前途汽車規劃的蘇州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已于今年2月奠基,年產量達5萬輛。

作為長城華冠的全資子公司,前途汽車可以充分共享母公司在汽車行業的經驗積累和技術資源。

目前,前途汽車的總部和生產基地位于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并在北京和蘇州分別設有研發中心。

江蘇敏安電動汽車有限公司

敏安電動車拿下了第五張純電動生產資質可謂是業界的一匹“黑馬”,其背后的股東以及實力隨后也受到了廣泛關注。

敏安電動汽車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由香港展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江蘇淮安開發控股有限公司合資成立。

而展圖投資背后的母公司其實是世界知名的汽車內飾封條供應商臺灣敏實集團,一家開發生產銷售中高級轎車零部件的外資上市集團公司,客戶包括奧迪、保時捷、捷豹、凱迪拉克、寶馬、奔馳等眾多知名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敏安電動汽車的法人代表也是敏實集團的董事局主席秦榮華。

早在2010年,敏實集團就在嘉興成立電動汽車項目小組,并于2011年落戶江蘇淮安,項目總投資21.8億元。此后幾年間,敏安集團加大了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上的布局。

到2016年,敏實集團總投資10.5億美元,注冊了電動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等四家公司、設立了電動汽車和汽車鋁部件兩個研發中心,江蘇敏安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落戶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總投資25億元。

中外合資企業獲得新能源資質,對于新能源行業的意義重大,也為日后更多的跨國汽車巨頭們獲得新能源資質開了先河。

萬向集團公司

萬向集團成立于1969年,是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代表企業之一,集團客戶囊括了通用、大眾、福特、克萊斯勒等眾多知名車企。并在美、英、德等10余個國家擁有近30家公司和40幾家工廠。

目前萬向集團已發展成為營收超千億、利潤過百億的現代化跨國企業集團。

而萬向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可謂蓄勢已久,從1999年開始,萬向集團便開始涉足新能源領域,大力發展電池、電動汽車等產業,累計投入超過60億元。

2012年萬向集團投資美國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史密斯,主要生產電動商用汽車;2013年收購了美國鋰電池生產企業A123,開始布局動力電池領域;2014年收購了美國電動車制造企業菲斯(Fisker),并改名為卡瑪(Karma),正式進軍造車領域;2015年,與上汽合作成立上汽萬向新能源客車公司,以及與寶馬公司合作推出增程式電動車和純電動豪華汽車。

今年9月,萬向集團的《年產50000輛增程式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也正式獲得了浙江省有關部門的批準。

隨著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獲取,也意味著萬向集團從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向整車制造擴張的戰略規劃布局已經基本完成。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