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分析 > 賽迪顧問張謙:新能源汽車突破口在于運營創新

賽迪顧問張謙:新能源汽車突破口在于運營創新

來源: | 作者:admin | 分類:分析 | 時間:2016-09-25 | 瀏覽:7204
文章頂部
摘要:在當前環境下新能源汽車應用面臨的主要挑戰在于續航里程太短、配套充電設施不完善和購置成本過高。

賽迪顧問張謙:新能源汽車突破口在于運營創新

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已經成為國家重點發展戰略,日益得到政府的關注,其地位在國內也有大幅度提升。2014年初,李克強、張高麗和馬凱分別視察新能源汽車企業。同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上汽,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張謙認為,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創新較之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更為重要,并可以與技術創新相互融合、互為促進,推動其商業化和產業化。他還指出,支持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創新應成為未來發展重點,同時在國家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支持下,以運營創新為突破口,從而幫助我國實現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跨越。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會持續到2020年

  2013年以來中國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政策頻出,直接推動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本輪的產業政策呈現了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互補,基礎設施建設實質推動,國家部委多部門聯動的特點。2013年9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在2013-2015年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并提出以行駛里程作為主要依據的補貼原則。中國電池(微號:mybattery)

  張謙預測,從多部委透露的信息顯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會持續到2020年。他分析道,“新能源汽車的補助政策實質是支持其在中國本土的發展,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車的創新和產業化。如果沒有這樣的政策進行緩沖,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很可能會重蹈中國傳統汽車發展的覆轍,即成為一個新能源汽車大國而非強國。”

  技術路徑發展存在著兩個變化點

  張謙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徑發展存在著兩個變化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地位提升和微型電動車的正規化發展。他表示,從2014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實績來看,雖然從國家層面支持“純電動驅動作為戰略不變”,但是混合電動汽車表現出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張謙還以比亞迪舉例分析道,“2014年上半年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秦’銷售量達到5047輛,占據同期整體銷售量20477輛的24.65%的份額。此外,放眼國際市場,主要汽車品牌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上的開發力度也明顯加強。”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日益擴大,國家層面也已經針對微型電動車產業進行摸底研究,由工信部、科技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聯合開展了“短途純電動乘用車產品摸底檢測分析項目”調研,主要目的是在對生產企業、消費者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微型電動汽車有序發展和規范管理的建議。據山東省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3年山東省微型電動汽車銷量12萬輛,預計2014年達20萬輛。張謙預測分析,2014年全國微型電動汽車銷量有望達35萬輛。中國電池網(微號:mybattery)

  合資自主和自主品牌競爭會成為主要態勢

  不論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還是微型電動車,張謙指出,合資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紛紛發力,和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同臺競爭才是下一個發展階段的主要態勢。

  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龍頭企業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一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先鋒;奇瑞、吉利也都是目前產業發展的領先者。而今年,合資自主品牌也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車型開發和推廣力度。中國電池網(微號:mybattery)

  張謙舉例道,“寶馬和華晨合作的’之諾’品牌汽車2014年開始在國內租賃市場銷售,東風日產引進的以日產聆風為原型的‘啟辰晨風’車型、比亞迪和戴姆勒合資的’騰勢’品牌也將于下半年開始在中國銷售。從合資自主品牌汽車初期的實證實驗看,合資自主品牌的車型都取得不俗的運營效果。”2014年也是特斯拉進入中國的第一年,截止2014年上半年實現了1545輛的銷售業績,特斯拉聲稱如果中國市場的銷售量占據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會考慮在中國尋找合資生產伙伴。在合資自主品牌的帶動下,三星、LG、江森自控等國際知名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都在國內合資建廠,滿足未來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需求。

  “合資自主品牌和自主品牌的競爭態勢隱約已經形成,而藉此帶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調整才剛剛開始。”張謙分析道。

  產業發展突破口在于運營創新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在于新能源汽車運營的創新。”張謙對記者表示。他分析指出,在當前環境下新能源汽車應用面臨的主要挑戰在于續航里程太短、配套充電設施不完善和購置成本過高。中國電池網(微號:mybattery)

  “續航里程太短的瓶頸在于動力電池,而現有技術條件下,大幅度的提升動力電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在短期內是無法實現的。充電設施建設需要較大的初期投資,在新能源汽車沒有大范圍推廣的局面下充電樁的建設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張謙說。因而,在他看來,目前運營創新才是實現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