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純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的爭議一直沒有斷過。有人認為純電動汽車市場很快就會井噴,有人卻不看好。純電動汽車于汽油汽車就好像現在的觸屏智能手機于當年的塞班智能機,汽車界的特斯拉就相當于手機界的蘋果,但是純電動汽車能否復制觸屏智能手機的成功,以較短的時間取代汽油車?我相信,純電動汽車終將會像觸屏智能手機取代塞班智能機一樣,取代汽油車,不過將會需要更長的蟄伏期,而且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從產品性能上來說,純電動汽車代替汽油車將是大勢所趨。首先純電動汽車是零排放,這也是純電動汽車的最根本競爭力。其次,電動汽車比汽油機驅動汽車的能源利用率要高。另外,可在用電低峰時進行汽車充電,可以平抑電網的峰谷差,使發電設備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隨著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純電動汽車取代汽油車終將成為趨勢。
雖然同樣是新舊產品迭代,但目前純電動汽車之所以無法像觸屏智能手機一樣快速占領市場,兩者成本高低不同是其中因素之一。觸屏智能手機除了Iphone等高端機之外,許多國產機價格已然下探到千元內,出現了“千元智能機”的概念,在價格上首先占據了優勢,因此能快速占領市場。與手機不一樣的是,汽車的成本與手機相比很高,動輒十幾萬,幾十萬,換一個手機和換一輛汽車完全是不同的概念。由于汽車成本較高,消費者不可能隨意換汽車,因此純電動汽車的普及之路注定漫長。
另外,純電動汽車的成本可壓縮空間較小,也是導致其無法快速量產的原因之一。汽車產業是一個上游供應鏈極其復雜的產業,一輛汽車有兩萬多個零部件,其研發的時間成本以及生產成本遠遠超過手機。再加上純電動汽車電池又屬于并不成熟的技術,因此,現階段純電動汽車要想降低成本較為困難。目前,市場上的許多純電動汽車的價格遠超同級別汽油車,加上各種政策補貼之后,也僅僅與之相當,更加談不上價格優勢。
除了產品本身,周邊產品的配套也是新產品能否快速普及的重要因素。觸屏智能手機發展之初,各類APP較少,隨著觸屏智能手機被廣大消費者接受,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市場,各類手機殼、充電器、APP市場都繁榮起來,電動汽車要想發展,配套設施也必不可少。相較手機來說,純電動汽車的相關配套,充電樁,售后維修等產業,不是興建幾家工廠就可以搞定的。往大了講涉及到國家電力部門,往小了講涉及到小區物業。因此,與電動汽車相關的配套產品沒那么容易快速發展起來。
因此,純電動汽車要想取代汽油車市場,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拔苗助長。從一開始,就有許多人把特斯拉與蘋果相提并論,認為其是“汽車界的蘋果“。不過現在如此大熱的蘋果,也是經歷了一段發育期的,從iphone1代到4代,它在第四代才真正火起來,這期間也經歷了很多技術的改革和市場的磨練。汽車也是一樣,剛起步的純電動汽車還面臨著續航里程,充電設施等問題。雖然目前各大汽車廠商紛紛巨資投入該領域,政府也是積極推出扶植政策,但是像汽車這種極其復雜的產品,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提升產品性能,以及讓消費者慢慢接受這個新生事物。
在目前階段,廠商應該加大研發純電動車,不斷推出新產品在市場上實踐,隨著規模化生產,提高產品本身的可靠性,同時讓消費者慢慢接觸和了解純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普及的前提,除了要有像iphone一樣的高端機型,也需要有像千元機一樣的人人能夠消費得起的產品。我們希望看到的是產品成熟的電動汽車,大眾消費得起的汽車,配套完善的汽車,雖然任重而道遠,不過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要以寬容的心一起呵護純電動汽車的成長。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