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鳳凰汽車2014首屆“中國汽車品牌營銷峰會”在京舉行,本次峰會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為主題,同時中國主流自主品牌車企悉數到場。此次峰會將會就“新能源汽車未來變局”、“合資自主趨向”、“直面自主品牌營銷困局”和“自主品牌合力”等相關話題進行深入討論。此次峰會,將一改傳統,車企高管、行業專家及媒體直面相關話題車企,深層次剖析車企具體問題。同時,對自主品牌未來發展的危與機暢言暢議、指點江山、呼喚正能量。
本次峰會還設置了互動研討環節,寰球汽車傳媒總出版人吳迎秋與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張勇等,圍繞“政策利好—新能源車能否彎道超車”的主題,進行了熱烈地討論。
吳迎秋:新能源汽車的概念本身可能需要再議一議,所有的新能源汽車是不是就是純電動汽車?對新能源汽車怎么定義?
張勇:新能源汽車的定義,我認為不能簡單得從技術來考慮,只要符合節能、環保,是未來一個技術的發展方向,從這三個方面來考慮,才能把這個問題分析好。混合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我認為國家的定義很精準。首先是節能,中國的石油安全問題,中國大氣污染的問題,中國汽車技術的發展,我認為這三種車型代表了三個問題的一個解決方案。
吳迎秋:作為企業在一線的實操者,你認為中國新能源車有彎道嗎?
張勇:我認為有彎道,也沒有彎道。說沒有彎道,因為我們面向的都是消費者,無論你是賣燃油車也好,你是賣新能源汽車也好,用戶的需求是一樣的,你不能跟他打馬虎眼,因為他是真金白銀買你的車。所以基于用戶需求,讓你的產品做得最好,讓你的服務做得最優,讓你的價值觀和他能夠形成一種共識,他認可這個品牌,我認為這個沒有彎道,只有靠企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產品技術水平、質量水平和服務能力,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因為我們要和國外的品牌,國內的品牌同臺競技,我認為這個是沒有彎道的。
說有彎道,我認為也有一種彎道,它可以借鑒燃油車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我們經過一二十年燃油車的發展,我們總結出來企業成功和失敗的經歷,有完全搞自主的,有完全放開和外資合資的,還有一種是只做低成本車的。現在來看,我覺得我們能夠借用燃油車的這種以往的經驗和教訓,我認為這就是有彎道。
我們現在的做法,可以兼容各方面的意見,整合各方面的資源,為我所用。有些技術我們可以自己從零開始,有些技術我們可以做合作,有些機制我們甚至可以買,我覺得這就是彎道超車的一條好的捷徑。新能源汽車從商業模式上來講,應該說它慢慢的顛覆了原來燃油車一些既有的模式,當然這個話題我們可以再以后講。但是我認為,目前來看,電動車想做市場化規模的推廣,在商業模式、渠道模式和我們的服務模式上,都要和燃油車保持一定的趨同,保持一定的差異。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