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是鋰電池電解液溶劑行業龍頭,少有的同時具備五種電解液溶劑生產能力廠商。公司前身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下屬校辦企業,現有碳酸二甲酯系列產品產能10萬噸/年,募投項目5萬噸/年產能在建,并擬租賃經營兗礦國宏5萬噸/年產能,是國內少有的能夠同時具備碳酸二甲酯、乙烯酯、丙烯酯、甲乙酯、二乙酯五種電解液溶劑的廠商,下游客戶包括比亞迪、杉杉股份、天賜材料、三星、三菱、LG等國內外主要鋰電池生產企業。公司2014年碳酸酯溶劑市場占有率約30%,電解液溶劑全球市場占有率為40%,龍頭地位穩固。
進軍六氟磷酸鋰,公司已具備完整電解液生產能力,向鋰電池下游拓展的決心已現。公司12月6日晚公告,擬設立石大勝華新能源(公司占比51%)建設運營5000噸/年六氟磷酸鋰項目,2016年建設1000噸/年(建設周期一年);2017年擇機建設4000噸/年,同時擇機建設新型鋰鹽雙氟磺酰亞胺鋰以及電解液添加劑等產品。結合電解液溶劑龍頭的基礎,公司已形成“電解液溶劑+電解質+添加劑”的布局,具備了完整的電解液生產能力。我們判斷公司未來將向鋰電池下游不斷拓展,加大由石化企業向鋰電池產業鏈廠商的轉型力度,后續動作值得期待。
鋰電池產量爆發增長,有望持續拉動電解液級碳酸二甲酯需求上行。電解液占鋰電池成本約12%,其中溶劑比例占80-90%,成本約占電解液30%。近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大幅增長,拉動電解液級碳酸二甲酯需求上行,截止2015中報碳酸酯類產品毛利已占公司43%,同時電解液級占全部碳酸二甲酯系列產品收入比例已由2012年的40%上升至2014年的46%。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斷超預期,2016年全球電解液溶劑需求有望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電池級碳酸酯景氣態勢有望延續。
油價大跌造成的MTBE庫存虧損已在業績中充分反應,公司石化產品盈利能力有望企穩回升。
公司現有油類年產能8萬噸、混合芳烴14萬噸、液化氣21萬噸、環氧丙烷4萬噸以及MTBE28萬噸,2014年油價大幅下跌,致使公司大宗石化產品庫存大幅減值,2014Q4單季虧損3000萬元。2015年油價進入底部區域,大宗石化產品的盈利能力有望較2015年明顯好轉。
設立環保公司,成立投資基金,公司具有多元化轉型空間。公司11月5日公告,出資4500萬元設立子公司東營博川環保水務有限責任公司,進軍環保產業;9月18日公告,出資1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青島石大勝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有望通過并購擴展公司業務領域。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公司碳酸酯業務將受益于鋰電爆發的顯著拉動,且從石化企業轉型為鋰電池廠商的初步格局已現。暫不考慮1000噸/年六氟磷酸鋰對于業績的貢獻,預計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別為0.38、0.76、0.99元/股,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碳酸酯下游需求惡化風險、六氟磷酸鋰裝置建設進度不達預期風險。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