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汽車在公告中表示,浙江吉潤汽車汽車有限公司(吉利汽車下屬的子公司)及上海華普國潤汽車有限公司(吉利集團擁有99%股權的附屬公司),連同寧海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下稱“寧海知豆”),與一名獨立第三方投資者簽訂了一個出售知豆的框架協議,同意出售吉利方面所持有的寧海知豆若干股權。
該框架協議還約定,若此交易完成,該第三方投資者還將促成其中一名關聯人士(某A股上市公司)收購吉利集團所持有的寧海知豆的剩余股權。
這也意味著,吉利計劃拋光手中所有寧海知豆的股權,吉利知豆的聯姻一年多就宣告破裂。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吉利與知豆聯姻正是因為短豆需要解決準生證問題,而吉利擁有純電動車生產的資質。
為此,澎湃新聞記者致電知豆方面詢問出售以后生產準生證相關事宜,對方公關表示,尚不清楚吉利方面股權出售情況,但是明確肯定了吉利此次變動僅僅是股權占比的變化,知豆仍將擁有生產準生證。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知豆當初和眾泰分手后又找了吉利,是為了準生證,如今雙方分手了,之后知豆的準生情況是否受影響還不好說。
記者隨后又向吉利方面詢問知豆股權出售的動機和最新情況,截至發稿時,相關負責人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
知豆汽車是由主攻電驅動技術的新大洋集團與吉利汽車共同打造的電動汽車品牌,成立于2015年1月10日。而新大洋集團早在2006就進入電動車生產領域,歷時6年打造出了知豆。但是,由于一直被質疑為低速電動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純電動車,因此一直無法獲得乘用車的準生證。直到2014年新大洋借殼眾泰汽車推出眾泰知豆電動車,才獲得準生證。
然而好景不長,眾泰在掌握了知豆的技術研發和整車生產后,自主生產電動車,于2015年初和新大洋分道揚鑣。為了獲得能繼續獲得生產乘用車的準生證,知豆在2015年初傍上了吉利,借助吉利的生產、研發、技術、市場平臺,生產出了知豆D1、D2系列的小型電動車。
在合作成立之初,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告訴媒體,“吉利不可以閉門造車,也沒有能力閉門造車,吉利進軍新能源領域必須要廣泛合作,高度協同”。因此,吉利選擇了知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