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寧達自上市以來的這4年里,幾乎沒有做出任何有實際業績的事情,仍然躺在上市前的資產和業務上面,盈利能力出現持續下滑。
上市后盈利能力不增反降
2010年2月成功登陸創業板的浩寧達,與上市前2009年實現凈利潤金額高達5463.89萬元相比,2013年時凈利潤已下降為1651.18萬元。而與此同時,其IPO時承諾的預計總投資額高達2.56億元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增資南京浩寧達電能儀表制造有限公司實施電子式電能表及用電自動化管理系統終端項目”和“電能計量儀表及用電自動化管理系統終端技改建設項目”,皆因為進展緩慢等原因于2012年9月被正式終止,規劃資金改用于“設立惠州子公司實施惠州浩寧達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該項目目前仍在建設期,達產后盈利情況還是未知數。
或許正是受制于目前主營業務利潤持續下降影響,浩寧達將業績增長的希望寄托在了外延式收購上面,希望通過并購扭轉公司利潤持續下滑的困局。
寄希望于外延式并購
事實上,單從浩寧達在2014年8月完成對每克拉美的收購、并將其納入到合并范圍后的業績表現來看,2014年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扣非后凈利潤的同比仍然為-1.19%和-150.66%,未能挽救該公司的衰退局面;反倒是該收購所帶來的大量負債,令公司的財務費用支出大幅增加,資產負債率也從收購前的不到30%上升到2014年3季度末的39.36%。
對每克拉美的收購是否成功尚且難下定論,時隔4個月后浩寧達又再度祭起收購的大旗,僅10億元凈資產背景下卻以高達9.1億元價格跨界收購陌生的鋰電池行業河南義騰公司100%股權;不僅如此,從河南義騰所暴露出的諸多不正常財務疑點看,不由讓人擔憂浩寧達的這次收購給企業未來發展所帶來的巨大風險。
收購標的疑點重重
浩寧達于2014年12月22日發布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向特定對象募集配套資金報告書(草案)》,擬計劃以38元/股的價格定向發行2275萬股股份,外加4550萬元現金收購河南義騰全部股權,收購標的對價為9.1億元,相比賬面凈資產溢價了近3倍。
據證券市場紅周刊分析,河南義騰在一定程度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仍計劃大舉擴張產能,公司對新增產能的消化能力著實令人擔憂。但是在產品產量增長兩成的同時,耗電量卻減少一成,那么公司所披露的產品生產規模和耗電量數據變動之間的匹配性是否合理?
同時,根據收購報告書披露的信息顯示,河南義騰公司的第三大客戶深圳市榮信恒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東)》中,根本就查詢不到相關注冊信息;第四大客戶東莞市格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年初才注冊成立,且當年末應收賬款余額就高達219.4萬元;除四家重點客戶外,河南義騰幾乎沒有向其他普通客戶收取任何銷售貨款。公司與這些缺乏信息披露資料的客戶之間的購銷關系是否正常?
盡管被收購標的河南義騰的原股東給出了2015年8000萬元凈利潤的盈利承諾,但是僅從其目前的經營結果來看,2014年前3季度實現的凈利潤金額不過才3000萬元出頭,未來的盈利成長性壓力很大,順利兌現承諾的風險不小。
發公告澄清媒體質疑
對于媒體質疑,浩寧達在2月4日發布了澄清公告,但是媒體關于河南義騰相關信披數據的質疑仍然指向該公司涉嫌財務造假和利潤操縱。據新財富輿情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自2月4日以來,媒體共發布浩寧達相關報道20篇,其中媒體質疑公司盈利能力陷入瓶頸以及收購標的財務造假的報道共3篇,公司澄清公告的報道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