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電模式沉寂一段時間后大有卷土重來之勢。目前,力帆汽車、北汽新能源已經開始布局換電領域;眾泰汽車、廣汽客車、上汽集團等在與經營換電基礎設施的公司深入探討合作。筆者以為換電模式再次崛起的時機已至。
首先,公共交通領域對換電模式有需求。新能源汽車在出租車領域的推廣存在極大發展空間,但實際推廣效果不佳,充電時間長、續駛里程短是其痛點所在。要打開這一市場,走換電路線或許是最好方式。出租車車型相對單一、管理較為集中,這便于推廣換電模式。公交車、物流車等專用車輛也具備這一特點,換電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車輛的運營效率。
其次,換電技術進步為再次崛起提供了技術支撐。相比于以往,今天的換電技術已有較大提高,占地面積大幅度減少、換電設備的體積也在進一步縮小,這對寸土寸金的城市來說,不僅容易找到建設換電站的場所,也可以省下一大筆開支。另外,車輛換電的時間也比以往縮短,換電效率進一步提高。
第三,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使整車制造企業逐漸接受換電模式。電動汽車的補貼主要針對電池價格,隨著補貼退坡機制啟動,整車企業在電池上獲得的收益不斷降低,在這種形勢下,整車企業探索多種形式解決電動汽車普及過程中的“痛點”,換電模式的優點被重新認識。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中心副主任劉永東曾向筆者透露,電動汽車換電標準的修訂已經提上日程,近期將會召集各方企業代表、專家就換電標準問題進行討論,相信不久的將來電動汽車換電標準也將出臺。標準統一后,將掃清換電模式推廣的技術難題。
換電技術難題不再是攔路虎,各種“風口”正在吹來,電動汽車換電模式再次崛起時機似乎已到,換電與充電兩種模式將進行優勢互補,以推動電動汽車進一步普及。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