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由中國綠色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的“2016能源互聯網與光伏微電網峰會”在南京舉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高級工程師時璟麗在會上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政策的六大方向進行了權威分析,其中包括今年即將出臺的“十三五”能源規劃、落實發電企業責任和建立綠色證書機制、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以及電價和補貼政策等內容。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 ◆ ◆
【 可再生能源發展形勢和目標 】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和電力消費中的比例穩步增加
share of non-fossil fuel power capacity
風電
增長規模大、近中期發展規模最大
2016年一季度新增533萬千瓦,累計裝機13467萬千瓦,占比8.8%,發電量552億千瓦時,占比4.1%
光伏
增速最快、潛力巨大、戰略性
2016年一季度新增714萬千瓦,累計裝機5031萬千瓦,占比3.3%,發電量119億千瓦時,占比0.88%
生物質發電
穩步增長,物盡其用
2016年一季度新增40萬千瓦,累計裝機1080萬千瓦,占比0.7%,發電量142億千瓦時,占比1.1%
國家目標和實現的可能路徑
◆ ◆ ◆
【 政策方向——“十三五”規劃 】
目標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比重指標
全部和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
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11%
可再生能源發電
全部裝機7.55億千瓦,發電量1.89萬億千瓦時,占比25%以上
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全社會總發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9%以上
供熱和燃料
替代化石能源1.5億噸標準煤,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3%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