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違背顧客心智去發展,是必然要經歷失敗的。”
采訪伊始,特勞特中國公司總經理鄧德隆就先聲奪人。他自信地說:"我可以預見到已經發生的未來,小米盒子、電視、平板,是做不好的,很難有很大的作為,我這個擲地有聲的結論絕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因為他沒有一套相應的戰略為之護航。"
如果是別人說這番話,八成會被認為是說胡話,或者是借機炒作。因為此時的小米是當下最紅的科技公司。但鄧德隆說出這番話,卻讓人不得不認真對待。因為他曾運用"定位"理論,為東阿阿膠集團、加多寶(原王老吉)、方太廚電、香飄飄奶茶等企業提供一系列成功的品牌戰略服務,特別是加多寶(原王老吉)的成功,讓鄧德隆的話多了番底氣。
鄧德隆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質疑一些互聯網公司的戰略發展,剛剛在第六屆中國商業領袖論壇上做了演講的鄧德隆,風塵仆仆從上海飛赴北京接受了搜狐財經的獨家專訪。
"我特別希望雷軍好,所以才寫文章,寫得比較激烈,希望能夠刺激一下雷軍,讓他知道其實已經出大問題了!"他想提醒一下互聯網新貴——"你已經偏離了戰略軌道。"
就是不知道,這次,歷史站在哪一邊。
"雷軍要向馬云學習"
鄧德隆自信歷史會站在他這邊。
他曾批判TCL花巨資打造企業"新形象",曾整體否認娃哈哈的品牌延伸戰略,還一針見血指出春蘭從空調行業老大地位滑落的癥結。他就像個"憤青",把許多知名的中國企業都數落個遍,自信的底氣就源于他從特勞特那里學來的"定位"理論,以及踐行的成績。
他和團隊給加多寶(原王老吉)做戰略定位咨詢,花了整整七年時間,幫助偏居一隅、年銷售額只有1.5億的廣東飲料小廠,一躍成為中國罐裝飲料的龍頭老大,10年時間,幫助加多寶做到200億規模。一年時間,他和團隊協助香飄飄奶茶將銷量翻了一番,達7億杯,號稱可以繞地球兩圈。方太超越西門子成為高端廚電領導品牌。
但他批判的小米科技,更是近年來被人按"像素級"復制的商業奇跡,創始人雷軍用4年時間,將小米手機的銷售額從零變成700多億。
兩個商業奇跡,一個來自傳統的飲料行業,一個是科技公司;對壘雙方,一個是"定位理論"的成功實踐者,一個手握當紅"互聯網思維"。鄧德隆隔空喊話,雷軍未見回應。鄧德隆自詡"我沒有讓他請教我的意思,只是提醒他戰略上已經出了大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是致命的戰略問題。我特別希望小米好,中國這個時代就是靠企業家。"
那么,在鄧德隆看來,小米出了什么"致命的戰略問題"呢?
"我們現在想到小米,會想到什么?一定是手機,而且是直銷的手機。顧客的心智對品牌定位了,那么,所有戰略和其他資源都要圍繞這個定位展開,不能一廂情愿說要做平臺,要做生態。做企業不能從自己出發,一定從顧客、潛在用戶的心智定位出發。"在鄧德隆看來,小米的平臺和生態戰略侵蝕的正是小米賴以迅速崛起的"直銷手機"定位。
定位理論源于美國商業戰略專家杰克·特勞特在1969年的《通用電氣為何不聽忠告》的論文,該論文開創了定位理論,并在四十多年的實戰中不斷完善。因為機緣巧合和不懈努力,鄧德隆成了特勞特的中國合伙人。根據該理論——企業競爭的戰場不在貨架,也不在于促銷季,更非廣告公關戰,而在于消費者的心智,在于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品牌創建于顧客心智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