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28日工信部召開的重點稀土省(區、市)和企業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五礦等六大稀土集團將在2015年底前整合全國所有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實現以資產為紐帶的實質性重組。我們認為這對未來稀土行業將帶來重大改變。
2014年初,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稀土大集團方案,已獲得國務院批復同意,按照方案內容形成“1+5”的格局,包鋼稀土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團、五礦和中鋁贛州稀土、廣晟有色、廈門鎢業等在內的六大集團也在年內陸續獲得備案,截至目前,這六家稀土集團共整合了全國67本稀土采礦證中的66本和99家冶煉分離企業中的77家,剩余1本采礦證和22家冶煉分離企業也已明確整合意向或列入淘汰落后計劃,2015年將全部完成。
目前,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非法開采、違規生產、買賣非法礦產品等大量存在。行業結構調整仍沒到位。六家大型稀土集團雖已完成備案,但對個別企業只是簽訂了整合意向書,沒有形成以資產為紐帶的實質合作關系。
蘇波稱,我國取消稀土出口配額等措施后,出口企業數量可能會增加,企業間為爭奪市場份額,相互壓價、惡意競爭有所抬頭,規范市場秩序任重道遠。
2015年底前六大集團要整合全國所有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實現以資產為紐帶的實質性重組。工信部將與有關地方按季度進行檢查。在采礦權、生產計劃等方面對按時完成整合任務的集團給予重點支持。此外,工信部將深入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通過稀土專用發票、舉報線索等及時查處稀土非法開采生產、買賣非法產品、偷逃稅費等違法違規案件。加大打擊稀土出口走私的力度,嚴格控制偽報、瞞報品名等行為。建立出口企業黑名單,杜絕違法生產、環保不達標以及質量不合格產品的流通和出口。
蘇波還表示,在優勢資源向六大集團集中的情況下,其他企業將面臨更加嚴苛的淘汰危機。今年開始,除集團外的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要大幅減少年度生產計劃并加大檢查頻次,工信部也將繼續嚴格控制新增稀土礦山開發和冶煉分離項目,除六大集團外項目原則上不予審批,稀土總量控制計劃也將會集中下達給六大集團。中國六大稀土集團重組將提速,稀土行業長期“多、小、散”的局面將得到徹底扭轉。與此同時,六大集團要建立良好的協作機制,形成合力,發揮帶頭作用,共同規范市場秩序。
我們認為,根據上面信息,圍繞稀土行業的整合大幕2015年才算真正開啟。
上述政策方向符合我們預期。稀土大集團將獲得國家層面的一系列支持,后期的整合將圍繞上述幾大稀土集團進行,整合重點是國內稀土原礦和冶煉分離等上游企業,這意味著稀土資源優勢將進一步向大集團集中。但與此同時,對于六家大型稀土集團而言,還要承擔起整合本區域內稀土企業和優化資源的任務,包括整合區域內較為散亂的冶煉分離企業等,整合同時也要按照產業政策要求,進行產能縮減和環境治理。
目前稀土行業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非法開采、違規生產、買賣非法礦產品等行為仍然存在,導致市場供過于求,產品價格低迷,走私現象時有發生。
另一方面,一旦取消稀土出口配額等措施后,出口企業數量可能會增加,企業間為爭奪市場份額,相互壓價、惡意競爭等情況可能會有所抬頭。加快完成六大稀土集團實質性重組,將有助于規范市場秩序、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加快發展高端應用產業,從而培育中國稀土的核心競爭力。
其實區域整合的事情一直都在做,但是這塊涉及產能的重新調衡,包括一些落后產能的縮減,關系到很多利益博弈,因此面臨很大考驗、推進難度較大。
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市場化的整合思路,必然會面臨巨大的資金需求,而在連續幾年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稀土大集團很多都處于虧損狀態,資金鏈非常緊張,這也加大了整合難度。但我們認為此次政府的整合措施前所未有、力度空前,預期將取得實質性進展。而結果行業的整合,我們相信目前低迷的稀土價格將得到有效的提振。
由于預期稀土行業的政策面又趨活躍,而稀土價格也有望見底回升,而國家對六大集團的支持也有利于這些企業未來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因此我們對稀土上市公司的前景持樂觀態度。我們目前相對來說更為看好包鋼股份(600010.CH/人民幣5.03,未有評級)和廣晟有色(600259.CH/人民幣57.91,未有評級),廣晟有色未來稀土資源具有較大增長潛力,而包鋼股份逐漸轉型為稀土資源企業,有望成為輕稀土龍頭,值得關注。此外,五礦稀土(000831.CH/人民幣35.40,未有評級)、北方稀土(600111.CH/人民幣26.27,未有評級)、廈門鎢業(600549.CH/人民幣33.10,未有評級)等隸屬于六大集團的公司也將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