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分析 > 石墨烯:新材料王者產業化之路有多長?

石墨烯:新材料王者產業化之路有多長?

來源: | 作者:admin | 分類:分析 | 時間:2016-09-24 | 瀏覽:5182
文章頂部
摘要: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韌的材料。曾有實驗證實,如果用一塊面積1平方米的石墨烯做成吊床,本身重量不足1毫克,卻可以承受一只一千克的貓。

諾沃肖洛夫團隊捐贈給斯德哥爾摩的石墨、石墨烯和膠帶

諾沃肖洛夫團隊捐贈給斯德哥爾摩的石墨、石墨烯和膠帶

去年,華為掌門人任正非曾表示,未來10~20年,將迎來石墨烯顛覆硅的時代。隨后,有西方媒體報道,西班牙研發出石墨烯電池,充電8分鐘可續航1000公里。近年來,石墨烯似乎已成為無所不能的新材料之王。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應化所)研究員牛利等人近日在石墨烯材料的制備及應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成果獲得2015年吉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牛利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石墨烯材料具有相當特殊的物理及化學屬性,但距離真正的實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超級材料

石墨烯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難以剝離出單層結構,厚1毫米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從高定向熱解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片,然后將薄片的兩面粘在一種特殊的膠帶上,撕開膠帶,就能把石墨片一分為二。

他們不斷地這樣操作,于是薄片越來越薄,最后,他們得到了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薄片,這就是石墨烯。兩人也因此獲得201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據牛利介紹,石墨烯是碳原子緊密堆積成單層二維蜂窩狀結構的一種碳質新材料,具有極好的電學、力學、熱學以及光學性能。

常溫下,石墨烯電阻率比銅或銀更低,是世界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石墨烯因電阻率低、電子遷移的速度快,有望用來發展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晶體管。

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韌的材料。曾有實驗證實,如果用一塊面積1平方米的石墨烯做成吊床,本身重量不足1毫克,卻可以承受一只一千克的貓。

另外,石墨烯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即使是最小的氣體原子(氦原子)也無法穿透。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適合作為透明電子產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觸摸顯示屏、發光板和太陽能電池板。

石墨烯的特殊性能使其迅速成為國際先進材料研發的新熱點,引發了國內外科研人員的跟蹤研究,牛利團隊就是其中之一。

性能改良

這些年,牛利帶領長春應化所現代分析技術工程實驗室材料電化學課題組,密切關注國際石墨烯材料研發發展的最新趨勢,圍繞二維石墨烯材料理論設計、制備合成、性質表征以及其在電分析化學領域的應用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

由于石墨烯片層之間具有強烈的相互作用,使其非常難以剝離。牛利告訴記者:“傳統的氧化剝離方法是通過強氧化劑,讓石墨烯邊緣發生氧化作用,出現片層結構扭曲。這種方法由于使用大量的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濃硫酸等試劑,制備的石墨烯材料結構可控性差,缺陷多,產率也較低。”此外,該方法直接產生的是石墨烯氧化物,還需要進一步的還原處理才能得到最終的石墨烯材料。

牛利團隊利用微波能量輔助,同時輔以有機小分子插層劑,在石墨片層間通過微波逐漸滲透插層劑,使石墨烯片層逐漸剝離。“這項技術方法無需經過石墨烯氧化階段,不僅可以直接制得高度還原性的石墨烯材料,還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制備高品質的石墨烯材料。”

當前,國際上制備石墨烯薄膜多采用昂貴的CVD(化學氣相沉積)方法,牛利團隊發現,這種方法很難控制薄膜的厚度,特別是難以進行復雜的圖案化設計。另外,化學還原劑無論是液態還是氣相的,都會導致二次化學試劑的使用。

“我們采用電化學技術,僅僅通過界面的電子轉移過程,就可以控制石墨烯氧化物在界面的電化學還原沉積程度,這種方法技術簡單、成本低廉、綠色環保,同時結構厚度、性狀可控。”牛利說。

牛利團隊還探索了新型石墨烯及其雜化材料在電極界面修飾、分析傳感及其他相關領域的應用。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