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現“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技術平臺開始成熟。目前新能源汽車還處于導入期,對車市影響還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面對車市的慘淡,國家給予更多的鼓勵。這也是新能源發展必經的一個過渡期。下半年,我國新能源市場將面臨比上半年更加復雜多變的局面,應該認真思考,當政策過后新能源汽車未來之路該怎樣走。
新能源汽車市場穩健成長 下半年或遭遇復雜變局
近三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逆襲而上,2013年銷售1.76萬輛,同比增長37.9%;2014年銷售7.48萬輛,同比增長3.2倍;今年1-7月,銷售8.95萬輛,增長2.6倍。如此高的增速,有稱之為“爆發式”增長。新能源車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技術平臺開始成熟,產品趨于多元化,營銷新模式崛起,租賃市場被激活,充電設備及其相關生態圈逐漸延展,用戶的認同感和體驗感在增強、消費者接受度在提升,我們為新能源車的進步感到欣慰,為新能源車市場的成長感到喜悅。
在成功申辦冬奧會后,新能源汽車的地位會進一步提升。因為電動汽車不限行政策的施行和未來減免停車費、過路費的政策的出臺,預計電動汽車需求將越來越旺盛。
“冬奧會賽程一般在兩周左右,如果僅指望冬奧會給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商機,應該不會很大。”上海交通大學節能技術研究所所長殷承良表示,“對新能源汽車而言,更大的商機應該‘在場外’。”專家表示,在籌辦冬奧會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會有潛移默化的改變。現在公眾的環保意識相比以前大為提升,環境的改善需要政府倡導更要有公眾參與,使用新能源汽車就是綠色出行的最好方式之一。
(數據源于網絡)
政策消息層面,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公布的《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機動車輛應當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并且開始提出方案。
“在目前市場狀況下,公車改革有可能成為拉動新能源銷量增長‘催化劑’,”一位汽車行業分析人士透露。《方案》規定,中央國家機關以及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還處于導入期,對車市影響還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面對車市的慘淡,國家給予更多的鼓勵。這也是新能源發展必經的一個過渡期。”
下半年,我國新能源市場將面臨比上半年更加復雜多變的局面。國內新能源車企將面臨來自多方面的挑戰,這還不包括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的影響。一是下半年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沖擊最大的當屬豐田卡羅拉和雷凌雙擎的上市。二是宏觀經濟形勢仍面臨下行壓力,油價預期也難以大幅上漲。三是汽車企業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動力仍不足,不少車企之所以熱衷新能源汽車一方面是迎合國家意識,另一方面是看中補貼。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眼下新能源汽車的大熱是政策的推動。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是,除了幾家比較務實的自主品牌車企真正下血本在搞研發,其他很多企業都是以糊弄為主,目的就是在政府補貼時分得一杯羹。這些企業中,有的是確實沒有研發實力,而有的是不愿意高投入,希望躺在財政補貼上發展。
由此看來,單純靠政策市推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會走得太遠。現在應該認真思考,當政策過后新能源汽車未來之路該怎樣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