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上線不到半年,但圍繞是否合法的爭議,專車服務軟件近日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就在多地認定“專車”為非法服務時,1月8日,交通部公開表示,當前各類“專車”軟件將租賃汽車通過網絡平臺整合起來,并根據乘客意愿通過第三方勞務公司提供駕駛員服務,是創新服務模式。不過,交通部將私人駕駛車輛混入專車經營的行為定位為黑車。
業內認為,交通部此番表態,無疑給各地嚴查專車行為劃定了一個明確界線,讓從事此項服務的相關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與此同時,這一表態也意味著,“專車”平臺上提供的車輛必須是可租賃車輛,而在北上廣等城市,稀缺的租賃牌照和合規的車源,將成為一號專車、滴滴專車們新的競技場和突破點。
滴滴打車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消息對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但還是希望行業準則能盡快出臺,“我們一直是在跟汽車租賃公司合作,現在需要加強規范。我們肯定不會退出這個市場。”
據悉,擁有獨立汽車租賃牌照的神州租車也已經推出專車服務,希望借此能在專車市場分得一杯羹??磥?,在非議和監管之外,這一市場在外界看來仍然擁有巨大的潛力。
租賃牌照成搶手資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1月份以來,已經有包括北京、上海、濟南、青島等在內的十個城市叫停了滴滴專車、易到用車和快的打車等專車服務,并一刀切地稱之為“黑車”。
對此,前述滴滴打車相關人士解釋稱,這一說法并不公平,“‘黑車’司機和乘客之間信息和價格均不透明,沒有任何組織管理和監督。而滴滴專車的車輛、司機、乘客之間信息透明,通過信息平臺、計價系統實現計價和付費?!?/p>
對于管理部門提出的“專車服務沒有營運資質,乘客安全沒保障”等問題,一號專車也率先做出了回應。該公司在上周率先成立1億元的乘客“先行賠付”基金,并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共同達成責任人責任險合作框架,對使用專車服務的乘客在營運過程中發生的保險事故,由該基金先行給付賠償。
就在輿論一邊倒對禁止專車服務表示反對時,交通部及時釋放了積極的信號。1月8日,交通運輸部公開表示,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專車”經營。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部對“專車”軟件的積極作用也予以了肯定。
易觀國際分析師朱正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交通部的表態非常有意義,承認了由汽車租賃公司提供車輛、第三方勞務公司提供駕駛員服務的業務形態,公開定性為合法的用車服務,并在未來有可能進一步受到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
他預計,具有租賃牌照的公司和車輛將成為搶手資源。“滴滴、快的、易到用車這些公司目前除了在補貼和資本上的競爭外,未來會重點圍繞有資質的車輛而展開。各個平臺在與租賃公司簽訂合同的時候,勢必也會更加苛刻,至少會讓車輛和司機從平臺上轉移的成本變高?!?/p>
租車公司強勢涉足
目前,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均已經對車牌搖號進行了限制,一些苦等也無法上牌的車主則選擇了租賃車牌。
然而,近年來,很多城市已經停止汽車租賃牌照新增發牌,北京每年新增汽車租賃牌照也只有幾百個。在上海,注冊的汽車租賃公司有40多家,各類租賃車輛也僅有9100輛。
去年8月,一號專車總經理李祖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其全國日訂單量已經達到1萬單,平臺業務已經覆蓋了8個城市。
業內預計,這一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專車平臺未來業務增長的需求。由于看到這一市場的空擋,包括AA租車、神州租車、至尊租車等在內的汽車租賃公司也試圖涉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