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突破關鍵技術到實現量產,再到迅速占據同行業新電池市場第一的份額,僅用了短短一年時間。江西福能動力電池協同創新有限公司憑借核心產品——18650鋰離子動力電池,完成了逆襲。
18650鋰離子動力電池可廣泛運用于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數碼移動電源,具有體積小、容量大、成本低、壽命長特點,安全性及各項性能指標達到世界同行業先進水平。
在此之前,國外企業一直壟斷著同類產品在國內的市場。比如,日本、韓國把18650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關鍵技術緊緊抓在手上,并對中國進行封鎖。
一年打破壟斷,完成從跟跑到崛起的華麗轉身,得益于由福能動力與中國科學院以及4個上游材料商共同組成研發小組進行的協同創新。
能讓產學研“抱團”攻關,秘訣在我省推出的協同創新體機制。這個機制由政府牽頭、龍頭企業發起,邀請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出資成立協同創新的研發公司,省科技、財政部門提供2000萬元的政府引導資金,引導上下游企業共同投入8000萬元,研發成果及獲得利益在研發體內部共同分享、分配。
利益共享機制讓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均能齊心協力,使創新成果的開發和轉化速度大大提升。諾邦電解液材料公司,福能動力的上游材料商,無保留地拿出了看家絕活,協同攻關產業共性關鍵技術。該公司工程師黃文達說:“鋰電池的發展面臨的一個瓶頸是,若想提高容量,勢必要犧牲充電速度和循環壽命。這就需要上下游企業對電池的正負極以及電解液材料協同并進發展,才能在形態、容量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這是一個共贏的結果。”
進入新年,福能動力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與宜春客車廠、萊特公司、江特電機等客戶展開戰略合作,與長沙眾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簽訂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項目重大戰略合作協議。
機制決定活力。以利益為媒,協同創新體促使企業成為科技進步的主體,打通了產學研間的創新壁壘。從福能動力,我們看到了協同創新體迸發的生機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