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人們熟知的《變形金剛》電影又在計劃拍攝前傳。來自遙遠宇宙深處的機械生物與地球上風馳電掣的各類豪車共同激發起人們對未來和宇宙的好奇。
然而,一個看似無厘頭的問題卻將人們拉回了現實——變形金剛中的“汽車人”是新能源汽車,還是燃油汽車?
答案顯然是前者。智能化的演進結果必然導致電動化,甚至更高等級能源的使用。
“電動汽車距離智能最近。”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這樣表示。
電動汽車依托于智能系統的應用,正在成為智能汽車的最佳載體。
不只是一個預言
2015年,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與智能汽車相互融合的概念與產品,成為中國乃至國際汽車界競相追逐的對象。
在剛剛過去的2015上海國際汽車展上,人們會吃驚地發現,幾乎所有新概念車型都同時指向了智能化的電動汽車。
奔馳的F015 Luxury in Motion、雪弗蘭的CHEVROLET-FNR,不僅以其科幻的外形令觀者贊嘆不已,其無幅輪轂電機的應用、全部機械操控系統的取消,中控臺的液晶屏顯示,自動路線規劃、自動無人駕駛系統的應用,已經為人們展示出汽車成為“運輸機器人”的未來。
同時,網聯汽車、云汽車的概念也與電動汽車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北汽新能源公司與樂視共同推出的智能網聯汽車概念,已經將電動汽車與大量液晶顯示操控系統、無線互聯網信息接入系統結合在了一起,用以定義未來汽車的標準配置。
一汽集團發布了“摯途”技術戰略,也將手機叫車、自主泊車、擁堵跟車、自主駕駛等智能化功能集中在其新能源紅旗H7轎車產品中。
一向被視為電動汽車開拓者的特斯拉也極力標榜自身的智能概念,自動導航、無線檢測、自動跟車、主動避讓等智能功能已經不再新鮮。特斯拉針對電動汽車的空中升級技術,已經能夠實現通過互聯網升級軟件下載,實現遠程自動重新構建整車動力性能、能源管理的功能。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