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調查顯示,上海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下簡稱插電式混動)的市民家里幾乎都沒有充電樁,95%以上的車主都在以傳統汽油車的模式運行。對此,推廣插電式混動得到了一片反對聲。有人認為,插電式混動喪失了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的意義,讓一些車主鉆了政策空子。
在近日召開的首屆新能源汽車消費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成員、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說,如果放棄插電式混動的研發,只會使新能源路線發展更窄、更艱難,這樣不符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邏輯。
插電式混動受肯定
對于某些城市拒絕插電式混動進入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曾直言不諱地指出,是“短視的行為”。
在去年11月13日舉辦的第四屆中國亞琛汽車和發動機技術年會上,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內燃機研究所Stefan Pischinger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采訪時,曾建議中國政府要注重引導新能源車的發展。他認為,純電動汽車受續航里程短的限制,未來電動汽車發展模式應該是插電式混動、純電動等多種形式共存。他們的觀點也得到了去年11月19日在廣州車展期間舉辦的汽車制造中國峰會上與會專家們的一致認同。
其實,從插電式混動與純電動之爭中不難看出,最終的爭議焦點還是充電、續航里程、電池等新能源推廣中的老問題。王秉剛一語道破,在充電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即使單獨推廣純電動車,同樣也是發展不起來。
插電式混動受歡迎
誰說消費者不充電?去年9月天津泰達國際論壇上,科技部部長萬鋼說,他的一個鄰居買了一輛比亞迪第一代插電式混動F3DM,半年才用了一箱油。
北京的插電式混動車車主孫先生告訴記者,完全使用傳統汽油車運行模式不是我們的錯,是因為目前充電樁建設不成熟,我們何嘗不想嘗試兩種運行模式呢?
2014年10月蓋世汽車網業內調查顯示,多達76%的參與者選擇了插電式混動。有53%的業內人士表示,與其他新能源車相比,更看好插電式混動的未來前景。插電式混動之所以更受歡迎,首先是插電式混動擁有更長的續航里程,能夠更好地滿足駕乘人員較長距離的出行需要。其次是充電方便,插電式混動不會過分依賴充電樁。在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前,油電混用可延長續航里程,正好解決了目前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不足。因此,有業內專家曾預言,未來5年內,插電式混動將是新能源汽車中的主力軍。
對于插電式混動車主不充電,王秉剛表示,不能因為目前有些車主不充電就否定插電式混動,兩種路線都應該得到同等對待。上汽乘用車技術中心副主任朱軍也認為,目前純電動汽車受制于電池技術和充電設施的普及,只能在特定的領域,由特定的用戶使用。而混合動力汽車,特別是插電式混動已經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他所指的特定,暴露了純電動汽車的不足——充電難、續航里程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