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生產重心向中國轉移。目前全球鋰電池產業集中在中、日、韓三國,三者占據全球95%左右的市場份額,2014年中國占比達到27%,2014年全球新增投資的近8成集中在中國,未來中國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電動汽車發展帶動動力型鋰電池爆發式增長。隨著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特別是電動汽車接受度提升,預計我國今年銷量有望突破20萬輛,2020年銷量將達到100萬輛,保有量500萬量。
僅考慮動力電池和消費型電池的需求,2018年鋰電池需求將達54GWh,2020年有望達到72GWh。2014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達2.8GWh,消費型鋰離子電池需求約為30GWh,儲能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占比較小,總計可達33GWh,還有翻倍空間。
國內鋰電池設備行業爆發。國內電池廠商生產自動化程度仍偏低,未來將受益于自動化、智能化和進口替代。有機構預計2015年鋰電生產設備的國產產值將達到75億元,實現翻倍增長。我們預計2020年鋰電設備市場規模356億元,國產設備產值將達到285億元,國產設備占比從50%提高到80%。
競爭力分析:目前公司能夠提供鋰電自動化生產線上約2/3設備,是國內廠商中提供設備最多的公司:以新產品為主線,重視研發團隊建設:成功上市有利提高競爭力。未來方向:鋰電自動化交鑰匙工程、機器人、鋰電循環經濟。
贏合科技受益新能源汽車政策,分享鋰電制造升級。預計2015-2017年EPS分別為0.95、1.43和1.96元,對應17年PE30倍,考慮至未來三年將保持較快增長,流通市值只有12億,上調評級至強烈推薦。
風險提示:數碼鋰電產能過剩:新能源汽車政策波動:中報增長低于行業,主要是因為上半年搬遷,但是下半年有國軒的訂單支撐,全年高增長可期。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