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I/O大會剛剛落幕,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下周又來了兩家移動時代的終端巨頭,除了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戰火將繼續燃燒,如何擴寬早已宣布進入的智能汽車市場也讓外界關注。
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最新預測數據,全球聯網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出貨量將在2017年達到5090萬臺。到那時,車聯網的比例會從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50%以上。這也意味著將有超過5億的車輛會實現智能化。
如此誘人的市場,自然少不了巨頭們的身影。再加上市場中已有的車載系統普遍存在反應速度慢、操作界面復雜、無法與手機同步通訊錄等諸多問題,注重用戶體驗的谷歌、蘋果勢必能夠像鯰魚一樣攪動市場。
去年,蘋果在日內瓦車展上發布CarPlay車載系統。隨后,谷歌推出與手機配合使用的車載平臺Android Auto。但一年過去,進展有限。
Android Auto:終于進入“街車”時代
據谷歌工作人員在上周的大會中介紹,Andriod Auto將免費搭載于36個品牌的新車中。首款搭載Andriod Auto的量產車型為2015現代索納塔。 新車用戶也可免費將車載應用下載到自己的安卓手機上。
和過去高高在上的諸多車型相比,索納塔這一車型可謂“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因長期被北京出租系統大批量采購,被認為是一代“街車”,這讓Andriod Auto更加貼近普通消費者,不再像實驗室里的試驗品或有錢人的玩具。
Android Auto的使用體驗類似于在安卓智能手機上使用Google Now。開放,是安卓系統的常態。Andriod Auto對第三方應用和服務開放。相比之下,蘋果系統上只能使用蘋果提供的內容。即便用戶不喜歡用蘋果地圖導航,他也別無選擇。
對于車載系統來說最重頭的要數語音控制。谷歌在這方面 略勝一籌。因為蘋果的Siri需要將語音信息傳輸到云端進行分析,但安卓系統是在本地進行語音分析的,分析之后再將文字內容上傳。
雖然Android Auto在發布時間上晚于CarPlay,但谷歌卻搶先于蘋果聯合多家汽車廠商成立了汽車開放聯盟,定制適合聯盟汽車的安卓車載系統軟硬件。
而谷歌在無人駕駛汽車方面的確先下一城。
谷歌高級產品副總裁Sundar Pichai闡述了谷歌無人駕駛技術的初衷:在美國,每年會有兩萬多人死于車禍,平均每年有超過25%的車禍都是因為駕駛員一邊開車一邊操作手機。而谷歌就是要將駕駛者從用手直接操作手機這個危險動作中解救出來。基于豐田普銳斯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行駛超過100w英里。谷歌自己設計制造的自動駕駛原型車也計劃上路。
蘋果:與其妥協車企 不如自己造車
與谷歌不同的是,蘋果的CarPlay并沒有授權給汽車廠商,把iOS系統像安卓系統那樣植入到車載電腦中。這樣的安排恐怕是給日后蘋果自己的硬件留位置。
封閉生態圈除了內容僅限于蘋果自身,還體現在CarPlay目前只能通過閃電端口連接,這意味著要想使用CarPlay系統,駕駛員必須使用iPhone。如此費勁心思的擴張自己的產品也是蘋果一貫的風格。
以沃爾沃為例,CarPlay與沃爾沃自身用戶界面的關系是無縫銜接,而不是替代。這相當于在汽車原有平臺上加了一個高級配置。整個系統并未被蘋果顛覆。這種合作方式也掃除了汽車廠商受制于蘋果的顧慮。沃爾沃高級副總裁萊克斯表示:“蘋果的介入絕不會讓沃爾沃喪失對車聯網系統的控制權。”
從成本角度來說,CarPlay對于蘋果的成本只有開發費用,對于車企的成本也只有閃電接口的授權費。這種雙贏應該是蘋果快速進入車載領域奪取市場的手段而不是對傳統汽車廠商的妥協。
但也由于CarPlay沒有控制車載主機,它在不同車型上的體驗是不一樣的。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