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月31日,賽維LDK創始人彭小峰恢復其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西賽維)董事長的職務,而江西賽維是美國上市公司賽維LDK太陽能有限公司(下稱賽維LDK)的全資子公司。
雖然這是一則發生在子公司的人事變動,但還是引起廣泛注意,因為在3月4日,尚德電力創始人施正榮剛剛被董事會免去其董事長的職務。兩位大佬在相同的困局中迎來了迥然不同的命運。
而這一人事調動,也讓業內開始注意海外上市公司在國內子公司的處置問題,國內子公司代表的政府利益與海外投資者必須相互妥協,才能解決目前的企業困局。
核心子公司人事變動
“彭小峰此次重新擔任江西賽維董事長的職務應該有其意義,江西賽維是上市公司中最優質的資產。”
在一份《關于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即董事變更的公告》中顯示,1月31日,江西賽維第六屆第三次董事會上免去佟興雪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委派彭小峰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在董事會層面,免去夏侯敏、付德林董事職務,委派彭小峰、朱良保為董事,調整后的董事成員是:彭小峰、佟興雪、朱良保、姚啟強、萬躍鵬。
記者查閱另一份材料后發現,此次人事調整,事實上是對2012年11月江西賽維人事調整的恢復。
2012年11月22日,江西賽維第六屆第二次董事會上,彭小峰被免去江西賽維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由佟興雪接任。夏侯敏、付德林被委派為江西賽維董事,董事會成員調整為佟興雪、姚啟強、萬躍鵬、夏侯敏、付德林。
這兩份公告都發布在中國債券信息網上,其原因是江西賽維曾在2011年在國內發行中期票據。而江西賽維是美國上市公司賽維LDK的全資子公司。
2011年公布的江西賽維發債說明書中顯示,江西賽維旗下擁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9家,包括位于新余、南昌、蘇州、合肥的硅片、電池、組件工程公司,主營業務為硅片。其中賽維合肥公司和南昌公司已經于今年1月和去年12月被出售。
對于此次人事調整,彭小峰在3月7日于自己的微博上回應稱:“賽維集團有賽維硅片、下村硅料、馬洪硅料、電池公司、組件公司、工程公司、項目公司、spi、sunways等幾十個子公司和分公司。每個子公司、分公司都有不同的法人代表及董事會成員。我是集團董事長,佟興雪是集團總裁兼CEO沒有任何變化!我們是十幾年的老朋友,一直互相支持,合作很好!”
而佟興雪在3月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強調賽維LDK集團組織沒有變化。“子公司的人事變動,是我要求根據屬地工作方便做的正常調整,是動態管理需要,不要多想。”佟興雪說。
2012年11月彭小峰被免去江西賽維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的時間,與佟興雪接任賽維LDK董事長的時間非常相近。一位業內分析師認為,去年11月江西賽維的人事調整,應該是配合賽維LDK的人事調整而進行的。
2012年11月5日,彭小峰卸任賽維LDK的CEO,由佟興雪擔任CEO一職。
而在這一人事變動之前的2012年10月22日,賽維LDK將19.9%的股權出售給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
“彭小峰此次重新擔任江西賽維董事長的職務應該有其意義,江西賽維是上市公司中最優質的資產。”上述業內分析師告訴記者。
子公司承載大量國內債務
賽維LDK和尚德電力這樣的外資企業,其在國內的銀行債務通常由國內全資子公司背負。而一旦公司面臨破產或重組,子公司的處置將成為一個關鍵的問題。
江西賽維旗下目前的子公司,包含了賽維LDK所有的硅片、電池片、組件和工程業務。上述分析師告訴記者,這些都是賽維目前的盈利項目。而不包括在江西賽維旗下的上市公司資產只剩下硅料業務和海外項目公司。
硅料項目是賽維目前面臨的最沉重負擔,總投資達到120億元,涉及年產能2.2萬噸。但從2012年5月開始,賽維的硅料廠就停產并開始檢修,至今沒有復產,導致資產沉淀。而一位江西省官員在今年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硅料項目的重啟還需要大約15億元資金。
“這一輪對江西賽維人事變動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江西政府原本對于江西賽維有一些想法,所以做了鋪墊,但是最后沒有完成。”上述分析師告訴記者。
而另一位投資界人士也認為,彭小峰的回歸,也意味著從去年12月開始賽維一系列針對子公司的出售和股權轉讓告一段落,賽維暫時重歸平穩運營。除了出售南昌與合肥子公司,和出讓19.9%股權與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外,2013年1月21日賽維LDK還向福來投資有限公司新發行1700萬份普通股,價格為每股1.83美元,總計3111萬美元。
一位銀行人士認為,賽維LDK和尚德電力這樣的外資企業,其在國內的銀行債務通常由國內全資子公司背負。而一旦公司面臨破產或重組,子公司的處置將成為一個關鍵的問題。
在此之前,尚德電力CEO金瑋就曾提出讓尚德電力子公司無錫尚德破產,剝離債務,來保全上市公司。這一方案沒有得到無錫政府的任何回應。
“國內銀行與光伏企業簽訂貸款的做法,通常是和集團母公司總體簽約,但涉及到具體方案,還是根據項目來,流動資金通常的貸款年限是1年以下,中長期貸款是1-3年。”上述銀行人士解釋道。
而一位業內人士也認為,國內子公司下包含在國內的資產,又背負了債務,是政府希望保全的對象,代表政府的利益。而海外母公司背負海外的可轉債,代表海外投資者的利益。目前海外投資者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公開化,要解決這個問題,就看最后要犧牲哪一方的利益。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