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市場旺盛的需求和對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廣闊前景的預期,國內外鋰鹽企業均提出產能擴張計劃,使得計劃新增鋰鹽產能暴增,市場遠期供給壓力激增。盡管如此,由于全球主要鋰礦山和鋰鹽湖均位于條件較艱苦地區,項目建設進度較慢,而高企的建設成本也讓鋰鹽企業的擴產計劃普遍推后。根據我們對于鋰鹽市場供求的分析,我們認為未來三年鋰鹽市場將持續景氣,鋰鹽價格也將保持穩步上行的趨勢。
1、計劃新增鋰鹽項目較多,中高端產品占比較低
1.1、全球鋰鹽企業增產迫切,計劃新增產能規模巨大
進入21世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和智能電子設備的迅速普及,使得鋰資源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面對市場旺盛的需求和對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廣闊前景的預期,鋰鹽龍頭企業均提出產能擴張計劃;另一方面,國內鹽湖提鋰技術取得突破,使得國內鹽湖提鋰經濟性提升,相關企業紛紛推出產能擴大計劃,而國內鋰精礦生產企業也紛紛計劃向下游鋰鹽產業擴張。國內外鋰鹽企業一致的擴產行動,使得計劃新增鋰鹽產能暴增,市場遠期供給壓力激增。
具體來看,Talison、GalaxyResource和融達鋰業等傳統鋰精礦供應商均計劃將產業鏈向鋰鹽產業延伸,在充足資源的保障下,擴張的規模均較大;青海鋰業、中信國安和藍科鋰業等傳統鉀肥企業也有繼續擴大和新建鋰鹽項目規模的計劃。整體而言,全球計劃新增產能已經超過現已有產能,未來鋰鹽市場的供給將面對巨大壓力。
1.2、新增產能以初級產品為主,中高端產品占比較小
國內鋰鹽湖普遍鎂鋰比過高,鹽湖提取碳酸鋰的成本相對較高,進行后續加工的經濟性較低,企業缺少進一步向下游延伸的動力,因而除西藏礦業外,國內鹽湖提鋰企業的新增產能基本為初級產品。而具有鋰精礦生產能力的企業生產高端鋰鹽產品具有一定的經濟性,向下游繼續擴張的難度相對較小。因而,目前有中高端鋰鹽產品擴產計劃的主要是傳統鋰深加工龍頭企業和具有鋰精礦生產能力的礦石提鋰企業,如FMC、Rockwood、GalaxyResource、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尼科國潤、容匯通用鋰業等。
另外,從擴產產品類別來看,多數企業的新增產能仍以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為主,存在氯化鋰擴產計劃的公司較少,僅有FMC、Rockwood、贛峰鋰業和尼科國潤。粗略計算,在計劃新增的19.44萬噸鋰鹽產能中,中高端產品產能不超過7.3萬噸,占比不到37%。
2、鋰鹽供給提升難度大,短期產能壓力有限
2.1、工作條件惡劣,新建項目成本不斷提升
礦石鋰資源應用較早,目前未開采的高質量礦山所剩無幾,未來鋰資源供給的提升將以鹽湖鋰資源為主。未開發或有擴產計劃的高品位鋰礦山和鋰鹽湖多位于偏遠的高原地區,低氧、晝夜溫差較大,工作條件惡劣。世界最重要的未開發的大型鋰鹽湖和鋰礦山,當地海拔均超過2000米,未來最具開發潛力的扎布耶鹽湖和甲基卡礦山海拔更是達到了44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0.4℃,年平均日溫差高達12℃,工作條件惡劣,開發難度較大。
另外,由于易開采資源已經被充分利用、土地成本提升、施工條件惡劣等原因,新擴產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成本逐年提升。根據FMC統計,目前企業新建的含碳酸鉀生產能力的鋰鹽項目(100平方公里的土地許可,2.5萬噸/年產能)的平均成本為4.59億美元,不含碳酸鉀生產能力的項目平均成本也已達到3.37億美元,項目的盈利空間被大幅壓縮,新建礦石提鋰項目的綜合(行情 專區)成本已經接近碳酸鋰現價。
在新建項目成本較高的背景下,面對全球經濟低迷和國內融資成本高企的狀況,多數計劃新建的鋰鹽項目進度放緩,未開工項目投產計劃普遍推后。另外,考慮到鋰鹽項目多位于高海拔地帶,全年可作業時間較短,項目建設推進速度有限。根據目前各公司的擴產計劃,2015年以后將是產能的集中釋放期,2015年以前產能釋放壓力較小。
2.2、鹽湖鋰鹽產量不與下游需求直接相關
除扎布耶鹽湖外,全球主要鋰鹽湖中鋰的含量往往大幅低于鉀、硼和鎂等元素,因而鋰資源通常是作為鉀鹽生產的副產品,供應量會受到鉀鹽需求的影響。
全球前三大鋰鹽供應商SQM、Rockwood和FMC均以鉀肥為其主要產品,鋰及鋰衍生產品收入占比均低于15%,而這三大公司的鋰資源供應占比合計高達53%,因而三家公司的鉀肥生產計劃將直接影響全球鋰鹽的供應情況,而不與下游市場需求直接相關。2012年三大鋰鹽供應商因鉀肥市場低迷,減少鉀肥產量,就使得碳酸鋰市場產生供給缺口,推升碳酸鋰價格上揚。
3、市場供求分析:看好短期鋰鹽市場,長期市場存變數
我們假設隨著全球經濟減速,玻璃、潤滑劑等傳統應用領域消耗的鋰鹽增速放緩至2%-5%;在存量市場替代和增量市場雙重推動下,消費電子產品所消耗的鋰鹽增速為10%-20%;醫藥(行情 專區)、新材料等領域需求逐步釋放,消耗的鋰鹽增速為20%-25%;動力電池領域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突破,消耗的鋰鹽增速為33%-37%。考慮到市場普遍認為2015年為行業重要節點,我們將行業發展分為2012-2015,2015-2020兩個階段,具體假設為:
2011年全球鋰鹽消費量約為11.22萬噸,預計2012-2015年鋰鹽市場的需求增速為11.8%,達到17.36萬噸;2016-2020年鋰鹽市場的需求增速為11.3%,達到29.71萬噸。
另一方面,根據全球鋰鹽企業目前已有的新增產能計劃預測,2012-2020年鋰鹽產能情況為:
根據我們的預測,受益于消費電子市場的繁榮,2011-2015年市場需求快速提升,而新建項目在2015年以前很難釋放產能,這一階段鋰鹽的產能利用率持續提高,行業進入繁榮期;但隨著新建項目陸續投產,從2016年開始產能利用率再次下滑至2012年的水平,產能壓力增大;而2018以后,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快速釋放,將推動行業再次繁榮。
上游資源的集中度高、新增產能建設速度有限以及和鉀肥市場高度相關的一系列特點,決定了鋰鹽行業供給彈性較低。這一特征將使得鋰鹽價格的波動強度高于于市場供求關系的波動強度。因而,我們認為未來三年鋰鹽市場將持續景氣,鋰鹽價格也將保持穩步上行的趨勢。
4、各鋰鹽企業情況對比
根據鋰鹽企業的產業鏈布局,我們可以把鋰鹽企業分成三類:1。占據資源的產業鏈龍頭;2。具有產業鏈延伸優勢的深加工企業;3。占據資源但產業鏈集中在中上游的初期產品加工企業。
占據資源的全產業鏈企業
高資源集中度、上下游普遍脫節的市場特點,使得具有完整產業鏈的鋰鹽企業在競爭中的優勢更加明顯。充足的上游資源保證公司的產品具有更大的利潤空間,而豐富多樣的產品線使得公司可以根據下游需求靈活調整產品產量,保證業績穩定增長。
國外企業中,FMC和Rockwood擁有優質的鋰鹽湖資源,提鋰成本優勢明顯,自產資源可以完全滿足各自下游產品原料的供應;FMC在氯化鋰-丁基鋰-金屬鋰產品線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而Rockwood則在碳酸鋰-電池級碳酸鋰產品線具有技術優勢。兩家公司目前體量較大,未來或將主要通過對其他鋰鹽企業的收購和整合,來提升其資源控制力,以保持較大的行業影響力。
國內企業中,天齊鋰業產業鏈布局完整,是國內最重要的電池級碳酸鋰供應商。公司目前原料基本全部從Talison采購,原料成本略高,但隨著甲基卡礦投產以及順利完成對于Talison的整合,公司的原材料成本將大幅降低,全產業鏈優勢得以發揮,有望成為全球鋰鹽龍頭企業,增長潛力巨大;另一方面,由于融資順利,公司已經完成了產能的擴張,受益于未來幾年行業的景氣,公司的產品產量有望持續提高。尼科國潤雖占有馬爾康鋰輝石礦資源,具有原料成本優勢,但公司產業鏈不夠完善,產品主要集中在碳酸鋰產品線,產品缺少靈活性。公司計劃未來建設氯化鋰生產線,繼續完善公司的產業鏈。
具有產業鏈延伸優勢的深加工企業
對于不擁有資源的鋰鹽企業而言,產業鏈向下游延伸至關重要。然而,目前國內的多數鋰鹽加工企業還處于初級加工階段,其中贛鋒鋰業在深加工端取得一定成就,所有產能均集中于鋰鹽深加工產品。為了應對鋰資源匱乏的現狀,贛鋒鋰業自主研發了鹵水直接提取電池級碳酸鋰和氯化鋰的技術,在保持公司電池級碳酸鋰競爭力的同時,使得公司氯化鋰產品線成本優勢明顯,公司丁基鋰和金屬鋰產量位居全球三甲。公司明年1萬噸鋰鹽項目將投產,公司豐富多樣的產品線,將使公司可以根據下游市場情況靈活調節產品生產,保證公司產品產量穩步提升。另外,公司還自主研發了鋰云母提鋰技術,使得公司可以依靠江西豐富的鋰云母資源,保證公司的原料供應安全。除此之外,容匯通用鋰業是唯一一家位于華東的大型鋰鹽企業,靠近港口、交通便利,并且在電池級碳酸鋰和高純碳酸鋰制造技術國內領先。公司2014年6000噸碳酸鋰、5000噸磷酸鐵鋰以及高純碳酸鋰改造項目都將投產,公司的行業影響力將進一步提高。
占據資源的鋰鹽初級加工企業
國外企業中,SQM、GalaxyResource以及Talison仍屬于此類企業,其中SQM以鉀肥生產為主,鋰鹽僅為副產品;GalaxyResource在張家港建立電池級碳酸鋰工廠,目前已有少量產品生產,但目前還是以工業級碳酸鋰為主,由于掌握優質的礦石資源,公司未來將成為電池級碳酸鋰市場有力競爭者;Talison面臨與天齊鋰業合并的事宜,未來變數較大。
國內企業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西藏礦業,其扎布耶鹽湖是碳酸鋰鹽湖,鉀、硅等其他元素含量極低,提煉出的碳酸鋰品質與礦石接近,較易于用做高純鋰鹽產品,且成本優勢明顯。但由于資金問題和工作條件惡劣等原因,公司的后續產能擴張計劃已經推后至2016年,短期內仍缺乏競爭力。中信國安和青海鋰業鹽湖品質較低,未來生產高純鋰鹽產品的難度較大。國內礦石提鋰公司中,目前僅融達鋰業、四川國鋰的礦山已經投產,其他企業所屬礦山仍處建設階段,預計融達鋰業和四川國鋰將有望成為未來最先受益于行業繁榮的公司。
國內擁有鋰鹽業務的上市公司包括:天齊鋰業、贛鋒鋰業、西藏礦業、路翔股份、眾和股份、江特電機、鹽湖鋰業、中信國安等。
根據我們前文的分析,隨著資源集中度的逐步加強,鋰資源價格長期看有望持續上行,具有資源優勢的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也將隨著逐步提升;未來幾年鋰鹽行業將進入持續繁榮期,供求狀況持續向好,已完成產能擴張,產量增長空間較大的企業將最大限度的分享行業的快速發展;另外,鑒于未來醫藥市場和新材料市場較高的增速和目前鋰鹽新增產能的結構特點,我們預計未來幾年氯化鋰產品線將持續保持供不應求的狀況,具有此類產品線布局的公司業績增長潛力巨大。因而,我們重點推薦資源優勢逐步顯現、產業鏈完整且有望占據行業制高點的天齊鋰業和產品種類豐富、短期內產量提升潛力大且具有深加工技術優勢的贛鋒鋰業。
天齊鋰業(002466):產業鏈逐步完善,市場地位穩步提升
募投項目進展順利,產能規模快速提升。“新增年產5000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通過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調整,在提高關鍵設備處理能力的同時實現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和降低生產成本,預計該項目可在今年年底順利達產,屆時公司電池級碳酸鋰產能將提升至7500噸;“年產5000噸氫氧化鋰項目”將于今年10月投產,預計明年上半年將全部達產,使得公司氫氧化鋰總產能提升至7000噸;由于公司資金安排調整,無水氯化鋰項目資金將使用自有資金建設,年內無水氯化鋰產能預計不會有明顯提升。但由于無水氯化鋰市場需求旺盛,公司未來將會繼續提高無水氯化鋰的產能,新增產能規模或將超過1500噸;公司目前金屬鋰產能約100噸,未來計劃擴建到200噸,而高純碳酸鋰產能約600噸,規模不大,由于目前市場需求有限,短期內公司將不會提升高純碳酸鋰產能。總體上看,公司總設計產能明年有望達到1.8萬噸,繼續保持公司的產能優勢。
下游需求穩定增長,公司產品供不應求。受益于二次鋰電池旺盛的需求,公司上半年產能利用率較高,產品供不應求,上半年公司所有鋰鹽產品銷量較去年同期穩步增長;預計下半年公司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仍將持續,隨著四季度公司氫氧化鋰和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投產,產量會有所提升。公司今年產品總產量預計略高于去年,在1.2萬噸左右。
鋰精礦建設啟動,原料自給率有望大幅提升。目前公司鋰精礦正處于前期建設階段,預計明年11月左右出礦,項目一期預計年產SC6.0的鋰精礦10萬噸,二期擴產至20萬噸。一期項目達產后基本可以自給公司的鋰鹽產能,但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公司自產鋰精礦主要供給距離較近的雅安子公司使用,射洪預計還將繼續以外購鋰精礦作為原料。項目達產后,公司鋰精礦自給率有望提升至50%,將極大地增強公司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供需環境改善、成本上升,推動碳酸鋰價格上行。由于生產要素價格(主要是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漲,全球碳酸鋰產能提升沒有達到預計水平以及市場需求穩定增長,今年三大鋰鹽巨頭紛紛提高了碳酸鋰價格。而碳酸鋰在整個陽極材料的生產成本中占比較低,使得碳酸鋰廠商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上半年公司產品價格小幅增長,預計下半年公司產品將繼續提價,因而預計下半年公司毛利率有望繼續上升。
立足中游,繼續完善公司產業鏈。公司未來的發展理念是立足中游,加快開發上游資源,并大力提高中游產品的盈利能力和附加值,繼續提升無水氯化鋰、高純碳酸鋰、金屬鋰的產能。公司未來還將繼續向下游產業鏈擴展,嘗試生產硝酸鋰、磷酸二氫鋰以及磷酸鐵鋰等下游產品,完善公司產業鏈,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2-2014年營收、凈利潤CAGR各為25.68%、23.81%,對應EPS分別為0.38元、0.46元和0.58元,動態PE分別為64倍、53倍和42倍。雖然目前公司業績穩定,穩步擴張,但鑒于公司目前估值略高,暫時給予公司短期_中性,長期_A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募投項目建設慢于預期,碳酸鋰價格大幅波動。
贛鋒鋰業(002460):原料多元化發展,業績增長值得期待
募投項目即將達產,萬噸鋰鹽項目順利推進。公司募投項目650噸金屬鋰改擴建項目已經完全達產,新增150噸丁基鋰項目產能也已經釋放80%,公司產業鏈其他環節的產能基本保持穩定;公司萬噸鋰鹽生產項目進展順利,一期工程建設(行情 專區)已經基本結束,預計明年二、三季度投產。該萬噸鋰鹽項目將主要以鋰輝石為原料,主要生產碳酸鋰、氯化鋰、氫氧化鋰等基礎鋰鹽及目前國內急需的超細高純鋰電新材料產品。公司產業鏈各環節產能均將有所提升,公司行業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加強。萬噸鋰鹽項目的推進將是公司明年業績的主要增長點。
原料多元化發展,公司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公司逐步實現原料的多元化,目前已經形成了鹵水、鋰云母、鋰輝石及鋰再生資源回收相結合的多元化供應體系。隨著鋰云母提鋰中試線和鋰輝石提鋰產業化項目的順利實施,目前公司外購鹵水比例已經從85%降至40%。公司已建成了國內最大的鋰再生資源綜合回收利用規模化生產線,鋰再生資源回收接近2000噸(碳酸鋰當量),對原料的供應占比已經達到20%;公司自主開發的鋰云母提鋰技術申請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實現了鋰云母中鋰、鉀、銣、銫、氟資源的綜合回收,相關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不斷增強。
產品需求旺盛,價格穩步提升。今年公司的金屬鋰、丁基鋰產品銷售依然旺盛,募投項目新增的金屬鋰和丁基鋰產能均被順利消化;今年電池級碳酸鋰的需求旺盛,FMC和Chemetall兩大巨頭年內兩次提高碳酸鋰價格,整體提價幅度超過20%,公司電池級碳酸鋰產品銷售正常,也緊跟著兩大巨頭進行了適當提價。由于鹵水和下游產品的價格都是根據碳酸鋰價格進行調整的,今年公司的金屬鋰價格也有所提高。
提鋰技術國內領先,確保公司深加工優勢。公司是國內首家突破從鹵水中直接提取電池級碳酸鋰技術的企業、國內唯一專業化、規模化供應丁基鋰的企業、國內第一家實現從鹵水中直接提取氯化鋰的企業。鹵水直接提取電池級碳酸鋰和氯化鋰,有效縮短了工藝流程,既降低了能耗,也減少污染排放,并可降低加工成本20%左右,具有較大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公司目前正在實施的鋰云母提鋰及鋰輝石提鋰產業化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成為國內唯一的既掌握鹵水提鋰又掌握礦石提鋰產業化技術的企業,穩居國內深加工鋰行業龍頭企業的地位。
多線縱向延伸,不斷拓寬產品應用領域。公司未來將從幾個方向推進公司的發展:以金屬鋰為基礎,加大鋰合金材料的研發力度,逐漸實現鋰合金加工技術的產業化;以電池級碳酸鋰為基礎,向下游鋰電新材料及鋰電池封裝領域延伸;以丁機鋰為基礎,逐步開發新型高效有機鋰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新材料和新醫藥領域。
新增產能存在不確定性,短期內市場仍將供不應求。目前國內的電池級碳酸鋰產能大概為3.2萬噸左右,未來幾年國內計劃新增產能將達到10萬噸以上,產能增速較快,但新增產能以工業級碳酸鋰為主。據IIT預測,2012-2015年國內二次鋰電池市場有望保持每年17%的需求增速,預計今明兩年電池級碳酸鋰、氯化鋰和氫氧化鋰依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2014年以后隨著全球鹽湖及礦石提鋰項目產能陸續釋放,全球碳酸鋰產能估計有不同程度的過剩;另外,隨著新型動力汽車的產業化進程的推進,預計若2016年以后新型動力汽車市場完全打開,全球碳酸鋰產能將再次不足。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2-2014年營收、凈利潤CAGR各為22.65%、37.06%,對應EPS分別為0.51元、0.71元和0.91元,動態PE分別為38倍、27倍和21倍。雖然目前公司業績穩定,穩步擴張,首次給予公司短期_推薦,長期_A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萬噸鋰鹽項目建設慢于預期,行業產能增速高于預期,碳酸鋰價格大幅波動。
采取礦石提鋰技術的企業 | 已有鋰鹽產能(噸) | 計劃新建產能(噸) | 采取鹽湖提鋰技術的企業 | 已有產鋰鹽能(噸) | 計劃新建產能(噸) |
Talison | 20000 | SQM | 46000 | ||
Galaxy Resource | 530 | 17000 | FMC | 18000 | 5400 |
融達鋰業 | 20000 | Rockwood | 32000 | 18000 | |
天齊鋰業 | 18000 | 贛鋒鋰業 | 11000 | 10000 | |
尼科國潤 | 6600 | 西藏礦業 | 5000 | 15000 | |
廣盛鋰業 | 3000 | 7000 | 中信國安 | 5000 | 30000 |
昊鑫鋰鹽 | 8000 | 青海鋰業 | 3000 | 17000 | |
集祥鋰業 | 3500 | 藍科鋰業 | 10000 | ||
閩峰鋰業 | 6000 | 10000 | 中川 | 5000 | |
四川國鋰 | 5000 | 5000 | 中鋰實業 | 1700 | |
長和華鋰 | 3000 | ||||
容匯通用鋰業 | 9000 | 6000 | |||
宜春銀鋰 | 300 | 5000 | |||
合計 | 62930 | 90000 | 合計 | 121700 | 110400 |
總計 | 已有產能 | 184630 | 計劃新建產能 | 200400 |
單位(噸) | 礦石提鋰 | 鹽湖提鋰 | 合計產能 | ||
新增產能 | 累計產能 | 新增產能 | 累計產能 | ||
2011 | 4800 | 53930 | 5000 | 113700 | 167630 |
2012 | 9000 | 62930 | 8000 | 121700 | 184630 |
2013 | 7500 | 70430 | 5000 | 126700 | 197130 |
2014 | 11200 | 81630 | 6000 | 132700 | 214330 |
2015 | 17500 | 99130 | 2400 | 135100 | 234230 |
2016 | 22500 | 121630 | 7000 | 142100 | 263730 |
2017 | 21000 | 142630 | 17000 | 159100 | 301730 |
2018 | 19000 | 161630 | 23000 | 182100 | 343730 |
2019 | 11000 | 172630 | 14000 | 196100 | 368730 |
2020 | 5000 | 177630 | 11000 | 207100 | 384730 |
相關上市公司 | 鋰業務占比 | 鋰業務主體 | 所屬資源 | 備注 |
天齊鋰業 | 100% | 自身 | 甲基卡礦 | 正在謀求收購Talison全部股權 |
贛鋒鋰業 | 100% | 自身 | 無 | 在加拿大收購礦山 |
西藏礦業 | 16% | 自身 | 扎布耶鹽湖 | 目前鋰鹽業務規模較小,未來空間巨大 |
路翔股份 | 2% | 融達鋰業 | 甲基卡礦 | 目前鋰鹽業務規模較小,未來空間巨大 |
眾和股份 | >1% | 閩峰鋰業 | 馬爾康礦 | 礦山未開始建設 |
江特電機 | 3% | 宜春銀鋰 | 宜春鋰云母 | 礦山目前以鉭鈮為主 |
鹽湖股份 | >1% | 藍科鋰業 | 察爾汗鹽湖 | 目前主要生產鉀鹽,鋰鹽項目未開始建設 |
中信國安 | 25% | 自身 | 吉乃爾鹽湖 | 目前鋰鹽業務規模較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