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中有“五窮六絕七翻身”一說,簡單來說,就是股市在每年的5月和6月不會有很好的表現。今年“五一”之后到6月27日,A股的表現確實差強人意,上證指數下跌1.45%,深證指數上漲2.33%,創業板指數上漲2.48%。
盡管三大指數的表現并不能令人滿意,但個股上演的階段性行情還是讓不少投資者驚呼“結構性牛市”。
Wind數據統計顯示,5月1日-6月27日區間內,共有1351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實現上漲,其中漲幅超過100%的上市公司共有28家,漲幅介于50%-100%的也有42家。換句話說,如果投資者自五一節后持有上述70家上市公司中的任意一家,相信這兩個月來取得了不菲的收益。
近2月股價上漲上市公司漲幅情況
界面新聞注意到漲幅超過50%的70家上市公司中有32家是2016年以來上市的新股或2015年12月份上市的次新股,將這些上市公司剔除后,剩下的38家上市公司中,近2個月以來漲幅位居前十的如下圖表所示:
科恒股份(300340.SZ)原是一家專注于稀土發光材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是節能燈用稀土發光材料和新興領域用稀土發光材料。受稀土發光材料價格下降影響,公司2014年及2015年連續虧損,幾乎瀕臨退市邊緣。
不過隨著4.5億元收購國內鋰電涂布機龍頭浩能科技,科恒股份正式進軍熱門的鋰電行業。根據業績承諾,浩能科技2016年-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達到3500萬、4500萬以及5500萬。而且考慮到今年鋰電行業的高景氣度,多家券商預計浩能科技2016年將超額完成業績承諾。市場對于此次收購也十分認可,科恒股份5月9日復牌后的6個交易日收獲5個漲停板,短時間累計漲幅高達72.57%。
除此之外,科恒股份還繼續加大鋰電材料投入,公司使用剩余超募資金1.1億元投資年產2500噸鋰電池正極材料技改項目,分別為1000噸高電壓鋰離子電池用鈷酸理和1500噸動力電池用三元材料。
也正是這次投資成為科恒股份股價二次騰飛的助推器。6月份以來,物流電動車概念的興起帶動了上游的三元材料概念股大漲,行業龍頭當升科技(300073.SZ)在6月份上半月9個交易日中大漲42.78%,科恒股份更是暴漲60.66%,直接引起深圳交易所要求其停牌自查。
鼎泰新材(002352.SZ)是一家從事稀土新材料研發及其在鍍層防腐領域的應用的企業,如果沒有順豐借殼這件事,很多人或許并不知道這家上市公司。
鼎泰新材5月30日晚間公告,鼎泰新材以截至擬置出資產評估基準日全部資產及負債作價8億元,與順豐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持有的順豐控股100%股權作價433億元,進行等值置換,兩者差額425億元由公司以10.76元/股發行39.50億股股份向順豐控股全體股東購買。
同時,公司擬以不低于11.03元/股非公開發行不超7.25億股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80億元,募資用于標的公司航材購置及飛行支持、冷運車輛與溫控設備采購、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術研發、中轉場建設項目。
復牌后,鼎泰新材的股價也毫無懸念的扶搖直上,連續拉出12個漲停板,短時間漲幅驚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號稱“史上最嚴借殼新規”的出臺,使得順豐借殼鼎泰新材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直接反映在股價上的情況是,鼎泰新材6月22日-24日連跌3天,累計跌幅達到14.41%。
華友鈷業(603799.SH)是一家專注于鈷、銅有色金屬采、選、冶及鈷新材料產品的深加工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雖然受全球經濟走弱的影響,公司鈷、銅、鎳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了公司2015年及2016年一季度業績下滑嚴重,不過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高速增長,三元材料鋰電池帶動鈷需求不斷上升,公司業績未來有望得到改善。
目前,三元前驅體業務是公司戰略重點,公司大部分客戶尚處于試樣階段,但已經逐步取得突破。隨著下游客戶完成認證以及新增產能釋放,公司三元前驅體業務有望逐步扭虧。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無論短期上市公司股價上漲的驅動力來自何方,長期來看,仍舊要回歸到業績增長的持續性。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