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晚間,協鑫集成(002506.SZ)的非公開發行預案再次讓人們看到了這家新能源企業的野心。
此次預案中,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人非公開發行不超7億股的協鑫集成,募集資金在33.46億元以內,發力光伏電池、儲能電池及補充流動資金。獨缺電池的協鑫集團通過協鑫集成平臺,來構建真正一體化的光伏最強陣容,龍門一躍成為從多晶硅、硅片、電池到組件、電站的大型控股公司。那么,進入電池領域的協鑫,到底對未來有何種期許?
做哪些電池項目?
(圖為協鑫集成募集資金情況)
預案公告中,第一財經記者發現,18.82億元將用于建設1.6GW的高效差異化電池項目,募資約16億元;250MW的超高效異質結(下稱“HIT”)光伏電池則需5.85億元;500MWh儲能電池項目的募資1.61億元,此外1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在1.6GW的項目中,涵蓋了PERC(疊加黑硅)和N型單晶雙面電池等兩類技術,基地建在江蘇徐州沛縣,與另一家協鑫系的企業保利協鑫(03800.HK)同處一地。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500兆瓦的PERC項目將在5月投產,2號廠房400兆瓦N型單晶雙面電池預計8月投產,即1.6GW的一半以上產能今年完成。按照此項目20個月建成的進度看,明年全部完成將是大概率。HIT電池的建設速度可能會稍慢,目前立項備案與環評都還在進行中。
協鑫集成使用的PERC技術搭配了黑硅,轉換效率平均在19.5%-20.5%左右。一位電池業內權威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黑硅技術是指多晶電池片形成陷光的微納米結構,降低電池片反射、提高多晶效率,“更重要的一點,它對金剛線切割多晶硅片要求不會太高。需注意的是,這類電池可與多晶硅片的產線形成強強聯合。”事實上,與單晶硅相比,多晶硅的金剛線切割技術部分難題還沒有徹底解決,所以使用黑硅技術將彌補這一全行業的技術性短板,也令協鑫集成更快地殺入正高速發展的PERC電池領域。
在國內,PERC技術中表現最為突出是當屬晶澳太陽能(JASO.NSDQ),今年預計會將產能從現有的700MW提升至1.4GW。2016年年中,晶澳太陽能的總產能5GW,可見PERC電池占總產能的比重非常高。該領域的進入者還有英利、阿特斯、茂迪、新日光、昱晶和TSEC等。
而協鑫集成看中的另一電池路線“N型單晶雙面”技術,也將讓其在漁光互補、高緯度等地區直接獲得優勢。N型技術分為N-PERT、N-PERL和HIT、IBC等類型。前兩者都有雙面N型電池。PERT電池的全稱有點拗口,英文是PassivatedEmitter Rear Totally-diffused(發射結鈍化全背場擴散電池),國內最熟知的這類電池就是英利熊貓電池,它的正面采用細密柵線設計,減少遮光面積,提高短路電流。N-PERL技術代表則是日本三菱和德國Fraunhofer實驗室。前者可在156的面積上實現21.3%轉換效率,后者也能實現23.2%的轉換效率,它的技術與目前中來股份推進的離子注入技術相似。盡管N型單晶雙面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溫度系數低、光衰減系數低、弱光響應等優勢,然而國內量產的N型雙面也并不多,大部分企業也在探索階段。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