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并針對行業難題開出加快充電設施建設、推動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應用、完善補貼等政策體系、堅決破除地方保護等六條良方。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戰略首次全國性部署,《意見》政策扶持力度前所未有,對于整個新能源車上下游產業都有著極大利好,尤其是充電設施建設將有望率先迎來高峰期,600億元市場加速全面啟動。而下一步關鍵就是各部門打破“各自為政”的現狀,加速落實。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力爭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現狀與《規劃》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有些地方對發展新能源汽車心存疑慮、充電設施建設滯后、企業盈利模式尚未形成、扶持政策有待完善、存在著不同形式的地方保護、產品性能需要進一步提高等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介紹說。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由于地方保護增長遇到瓶頸,此次政策最大的亮點就是明確破除地方保護,將權力統一收歸中央,統一新能源汽車標準和目錄,不再允許各地方政府私自設立“小目錄”。這有利于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脫穎而出,行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銷量有望大幅增長。
“北京僅對純電動汽車給予補貼,國家補貼政策中的插電式混動車型則不在其中,這直接限制了插電式混動車型的市場準入。再加上限購政策引起的牌照問題,導致很多消費者處于觀望態度。”一家熟知電動汽車的汽車4S店銷售經理說。
新能源汽車有多貴﹖舉個例子,比亞迪新能源車E6定價31萬到33萬元不等,可比的比亞迪S6定價10萬到13萬元。記者比較幾家車企發現新能源車定價通常是可比汽油車定價的2倍到3倍,即便減去補貼仍然要高出60%到100%不等。
新能源車貴主要原因是電池成本高,在電池成本無法迅速下降情況下,政府推出稅收優惠無疑將大大助力新能源車的推廣。以10%的購置稅率計,光免征購置稅,購買比亞迪E6這樣的電動汽車消費者就將節省2萬到3萬元。
盡管一些地方放出消息要大規模興建充電設施,但受土地、產權等各種因素制約,未見明顯效果。即便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普通居民要找到方便的充電設施都十分困難。一些4S店已經興建的充電設備,由于輸電線路等原因處于閑置,此類情況很常見。
充電設備不完善是新能源車推廣的核心“痛點”。指導意見對用地、規劃等都進行明確,但具體到操作層面依然需要各地方出臺細則。
國家電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營銷部高級工程師黃宇認為,充電設施的建設要征求產權單位的同意,這其中涉及安全、運行和管理等問題。目前政府正在加大協調各項資源,北京市表示爭取到2017年形成一些5公里半徑的充電網絡。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