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走了,帶著中國粉絲的尖叫、媒體的熱捧、政府的期待和同行企業的嫉妒。對于“鋼鐵俠”馬斯克而言,三天的中國之行忙碌而充實,除了給京滬兩地的特斯拉Model S車主交車,馬斯克還分別在兩地啟動了各自的超級充電站項目。
記者了解到,除了接受中國粉絲“朝圣”,斡旋京滬以外訂單車主因延遲交車發起的維權行動,馬斯克此次中國之行實際上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內容——政府公關。出人意料的是,在馬斯克和他妻兒乘坐的航班抵達美國時,他在中國開展的“旋風外交”成果才得以顯現。
通過向首批車主交付訂單,馬斯克以特斯拉獨有的方式“點燃”了國內最具標桿意義的兩座新能源車消費城市——北京和上海。當然,更重要的是,馬斯克深知中國市場承載著特斯拉現在看來尚不可預知的商業未來。從去年8月份算起,短短四個月時間,特斯拉Model S就收到了超過5000份訂單。
如果聯想到特斯拉去年在全球范圍內只賣出去2.23萬輛電動車,中國市場瞬間迸發出來的巨大潛力著實讓馬斯克吃驚。為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馬斯克幾度用“相當重要”來形容中國市場,并放言將3-4年內推動特斯拉在華建廠并且設立本地研發中心。
上周,利用向北京首批Model S車主交付鑰匙之機,特斯拉宣布啟用位于酒仙橋恒通商務園中國總部。在充電樁和服務中心建設速度遠遠落后訂單增長速度的現實環境下,馬斯克需要解決的諸多現實問題包括,如果協調好政府和本地供應商關系,從中長期看,包括找一位資源豐富的“中國合伙人”。
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馬斯克為這次中國“旋風外交”準備了長達數月時間。實際上早在去年10月,在特斯拉邀請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商務部等主管汽車工業七部委官員,就對特斯拉加州總部進行了考察;而在尋找“中國合伙人”上,特斯拉更是從未停止與中國整車企業接觸。
厚禮
所有令人震驚的好消息,都是在馬斯克和他妻兒乘坐的飛機抵達美國后,才對外發布的。至少從特斯拉中國官方發布上述消息的時間上看,這絕對算得上是馬斯克從中國出發前精心安排好的。從4月24日上午11點開始,特斯拉委托的公關公司開始向媒體記者郵箱陸續發來“喜報”。
第一封“喜報”當然是特斯拉在兩天之內分別會見科技部和工信部部長的官方消息,從時效性上看,這符合企業宣布相關消息比政府部門“晚半拍”的慣例節奏;第二封“喜報”則來自上海,后者將在2014年為特斯拉電動車提供3000個免費牌照,這相當于地方財政給特斯拉買家補貼了10萬元人民幣。
“這是此類政策首次對外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進行開放,大大推進了電動汽車產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是實現中國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一步。”在官方發布的新聞通稿中,特斯拉中國盛贊上海此舉“能夠升級傳統產業,激發創新活力的企業”。
4月24日上午10點,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上突然掛出一條新聞,標題是《苗圩會見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并配上了一張馬斯克和工信部部長苗圩坐在一起相互探討中美兩地車企在新能源車項目上可能存在“合作機會”的現場照片。
在會談中,曾在東風集團任職并主管過汽車工業的苗圩部長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希望特斯拉公司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創新,加強與中國企業的合作。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公司非常重視中國市場,愿加強與中國企業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