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北京市三部委聯合發文,要求小區物業、業委會對充電設施建設給予支持和配合,并對從用戶報裝到現場施工的一系列過程給出了時間表。
近一個月來,新能源領域有著太多的利好消息。和國家領導人對新能源的明確表態、以及“電動汽車百人會”上的產學研高調結合相比,北京對充電樁的規定顯然不夠“高大上”。然而,經歷了太多的“雷聲大雨點小”,“接地氣”的變化更能讓人看到希望。無論是破除新能源車地方目錄,還是規范充電樁建設細則,亦或是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車購稅優惠政策,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之路,也在一步步變得平坦。
接踵而至的新能源汽車全方位利好
自今年5月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迎來一系列利好消息。5月5日,由80多位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產業界的官員、學者、企業家共同發起成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據稱,今年將圍繞充電基礎設施相關問題、動力電池相關問題、純電動汽車示范推廣與商業模式、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不同技術路線的分析等重大課題展開深入調研和研討。
進入5月中旬,兩則政策利好接踵而至。5月15日,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所得稅司副司長劉寶柱在稅務總局網站在線解答時明確表示,正在積極研究鼓勵購置新能源汽車的車購稅政策;5月21日,工信部邀請39個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或區域負責人在京召開交流會議。據媒體報道,現行的新能源汽車地方目錄將被廢止。
5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參觀上汽集團時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習主席對新能源汽車的明確表態,反映了新一屆政府在發展新能源汽車上的決心。同日,多只新能源概念股應聲上漲。
6月10日,北京市三部委聯合發文,要求小區物業、業委會對充電設施建設給予支持和配合,并對從用戶報裝到現場施工的一系列過程給出了時間表。對于不配合安裝充電樁的物業公司,將被記入信用“黑名單”并公開曝光。
新能源破局需要“接地氣”的措施
上述一系列利好中,習主席對新能源汽車的表態,以及電動汽車百人會的成立無疑具有更大的轟動效應。然而,回顧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過程,從來不缺口號與規劃,也不乏各類聯盟與組織,相關論壇和研討會更是多如牛毛。然而,隨后的發展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口號與規劃難以落實,聯盟各方依然是各自為戰。而對不少車企而言,進行新能源汽車研發,在很大程度上或許僅僅是為了國家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大量補貼,而非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現實需求。
2012年公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中指出,至2015年,國內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然而,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642輛。
要完成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標,僅靠示范工程顯然遠遠不夠,私人消費是必須啃掉的硬骨頭。目前,新能源私人消費困難不少,而地方保護和充電設施可算是其中兩個重要阻礙。一方面,盡管新能源汽車從產品性能以及種類上看,和傳統汽車仍有很大差距,但經過多年發展,國內已有多款新能源車上市銷售。可以說,消費者可選擇的新能源車種類,在推廣初期至關重要,不同車型間的公平競爭也是促進廠家提升產品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地方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目錄令消費者可選擇的車型種類大幅減少,這對正處于起步期的新能源車私人消費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而言,由于續航里程的不足,充電便利與否,可以說直接影響車輛的使用。數據顯示,自北京開始新能源購車搖號政策以來,新能源上牌資格已超過6千個,其中個人占半數。然而,新能源小客車的實際購買量僅為320輛,申請人數也較上月減少三成之多。另一組數據或許能說明問題,截至6月,向電力公司申請安裝自用充電樁的人數為109人,僅有8人完成安裝,而安裝的最大障礙在于所在小區物業公司的不配合,難怪有專家明確表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一大障礙就是小區物業”。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