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局限于軍工領域的高大上無人機,如今已“飛”入尋常百姓家。迎著這股產業浪潮,資本市場上市公司也紛紛布局其中,受益于產業升溫、政策突破等因素催化,股價曾“一飛沖天”。然而,多數公司股價的飆漲似乎并未給公司業績帶來質的飛躍。
“外行可能看到熱鬧,但內行看到泡沫。”在多為業內人士看來,目前無人機市場魚龍混雜,抄襲成風,許多公司沒有真正的產品技術,講故事為了炒作融資的企業很多。
“產業需求與日俱增”、“千億級別”、“藍海市場”,面對無人機的廣闊市場前景,向來嗅覺敏銳的上市公司自然想要分羹其中,于是通過自發研制、并購、獲無人機代理權、與研究機構合作等多種方式涉足無人機領域,但部分公司僅限于概念沾染。
Wind無人機概念板塊數據顯示,有13只概念股中,除了有聯動性的國防軍工、機械設備、計算機等行業個股外,家用電器、有色金屬、汽車等行業個股也涉及其中。受熱點驅動,去年無人機概念受到市場追捧,13只個股中,除洪都航空為下跌外,其他個股漲幅均在50%以上,其中,德奧通航(002260.SZ)、雷柏科技(002577.SZ)、賽為智能(300044.SZ)股價翻倍,漲幅分別為266.07%、109.52%、107.76%。
A股市場中,較早涉足無人機領域的要數山河智能(002097.SZ),其最早于2002年啟動無人機項目,建有航空所布局軍用無人機;2008年3月,山河智能參與發起設立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攻輕型運動飛機、民用無人機等產品;2010年8月,該公司參與發起設立湖南山河航空動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發活塞式航空發動機。
如此較早的布局無人機領域,卻至今未轉化為業績。山河智能近三年的半年報和年報中,對無人機方面的進展情況并未有過多的闡述,以上述布局的子公司情況看,2015年上半年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虧損141.19萬元。山河智能預計2015年業績虧損1800萬元~2100萬元,主要受傳統業務拖累。
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需求開始引爆的2012年,山東礦機開始進行無人機和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和技術儲備,合資組建山東長空雁無人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之后也有募資繼續加碼無人機業務。
雖然山東礦機的無人機項目近幾年來所有進展,但是以目前的進展來看,仍處在樣機組裝和調試階段,尚未有批量產品生產。這也意味著,山東礦機的無人機業務仍面臨技術、市場等風險的考驗,為山東礦機提供新的業績增長點還需要后市觀量。受傳統主營業務的拖累,山東礦機預計2015年虧損1億元至1.5億元。
自2012年以來將通用航空作為重點培育長周期產業的宗申動力(001696.SZ),則顯得有些“朝令夕改”,該公司于2014年8月與天津內燃機研究所合作試制TD0航空發動機項目工程樣機,在去年5月份公告達到試飛預期之后,目前尚未有關于批量化生產的相關進展消息。在今年2月初,該公司方面回復投資者相關疑問時只稱,“正在有序推進中。”
為實現無人機整機產品的產業化,宗申動力去年5月份與青島宏百川金屬精密制品有限公司合資設立子公司(下稱“宏百川”),并計劃在當年實現銷售200架以上無人機整機。但是半年左右的時間,便宣布終止與宏百川正在合作進行的無人機整體制造業務,將公司現有的研發資源專注于航空發動機業務領域。
這主要在于這期間宗申動力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十一研究院展開合作布局無人機產業,增資航天神舟飛行器有限公司。該公司方面近日就此回應稱,因2015年末公司與青島宏百川公司的合作終止,相對應的這部分無人機量產計劃將延期。
以此來看,宗申動力在去年半年報中提出的“預計2015年內即可實現公司無人機動力或整機的產業化,并逐步成為公司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可能已成為泡影。
“無人機要想真正成為一個普及的消費級產品,還需要時間。”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的無人機仍然存在電池續航能力不足、負荷有限、信息安全、網絡連接不穩定以及小型化程度不高等問題。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