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汽車的應用推廣,不僅是國家能源戰略部署的重要部分,也能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減輕城市霧霾,改善城市人居環境。電動汽車的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強應用引導。
電動汽車作為傳統能源汽車的替代產品,不僅能有效緩解交通工具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并且能夠在使用過程中真正實現“零”排放。全國政協委員、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理王抒祥認為,電動汽車的應用推廣,不僅是國家能源戰略部署的重要部分,也能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減輕城市霧霾,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為加快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我國從產業戰略規劃、實施細則、補貼辦法等層面出臺了各類政策予以支持。政策的保證為電動汽車發展帶來契機。
四川地處內陸,盆地、平原地形與靜風氣候使污染氣體難以消散,加劇了汽車尾氣對城市大氣的惡化影響。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無疑會成為改善城市居住環境的一條良方。同時,四川省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若將一定規模的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集中在用電低谷時段充電,可有效提高水電資源利用效率,實現電動汽車能源消費從源頭到使用終端真正的零排放。
近年來,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在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截至2013年,國網四川電力已在成都、樂山等地共建成15座集中充電站,1010個交流充電樁。成都已初步形成環繞市區的充換電服務圈,可同時為201輛大型電動汽車和1010輛小型電動汽車充電。
2013年11月,我國確定了28個城市或區域為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成都市名列其中。按照要求,2013年~2015年,成都市應推廣5000輛以上規模的新能源汽車。為了完成這個目標,王抒祥建議仍需加強四川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的相關建設。
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國電動汽車行業仍然受到電池有效壽命短、電動汽車續駛里程短、配套充換電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到位等問題的困擾。對此,王抒祥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強應用引導。
政府應加大研發力度,關鍵技術盡快取得突破。王抒祥建議,應整合國內科研機構、企業以及高校的產、學、研優勢資源,盡快突破關鍵技術,降低電動汽車購置及使用成本,提高車輛、動力電池安全性和實用化程度,激發市場信心。
同時,政府要把充換電設施納入城市統一規劃,適度超前布局,加大設施投入力度,打造配套基礎設施服務網絡;明確充換電設施土地使用辦法,按照公用和專用性質,細化其土地劃撥、出讓、租賃等管理辦法;盡快制定出臺充換電服務收費標準以及稅收、投融資扶持等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多方參與,逐步實現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市場化、社會化。
電動汽車的用戶也應獲得足夠關注,王抒祥建議各地政府進一步細化電動汽車購買者、使用者的鼓勵政策,并確保落實。他說,應針對大型公交車、出租車、市政用車、私人用車等,制定相應行動方案和支持政策,激發企業和個人積極性。例如:鼓勵有意向的企業參與電動出租車運營,降低門檻,延長經營期限,提供運營補貼;加大電動汽車購車補貼;電動汽車不參與搖號、限行;減免車輛購置稅、地方性稅費等。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