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菲亞特及克萊斯勒首席執行官馬爾喬內宣布取消在加拿大增加產能翻新工廠的計劃。馬爾喬內表示,克萊斯勒會保留在加拿大的工廠,但是他強調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競爭優勢正在削弱。馬爾喬內的這番表態引發了加拿大媒體關于其汽車等制造業發展前景的憂慮。
事實上,一些數據和跨國公司的行動顯示,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制造業和采礦業等從加拿大和美國五大湖地區向墨西哥和美國南方遷移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加拿大和美國五大湖地區諸省的汽車制造業面臨著類似的危機。
分析人士指出,與美國南方和墨西哥相比,加拿大的人工、用電、物流成本偏高,政府支持力度不夠,合規成本也較高,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在加拿大生產汽車的總成本。“過去10年,在加拿大、美國五大湖地區,以及美國南部和墨西哥之間的汽車制造業上演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內戰。”多倫多的汽車分析師丹尼斯·羅伊斯說,“目前來看,南方贏了。”
■投資機會外流
根據美國密歇根安哈勃汽車研究中心的數據,2010~2013年,汽車制造商在北美地區用于原廠升級方面的投資超過510億美元,其中包括克萊斯勒的52億美元投資。在510億美元的投資中,有20億美元投向加拿大,其余大部分資金投向美國南方和墨西哥。未來,汽車制造商的投資仍然一路向“南”。日本和德國汽車制造商還計劃2020年以前,在墨西哥和美國南方投資100億美元。
目前,加拿大有5家汽車制造商建廠,包括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和豐田、本田。還有三家全球名列前100名的零部件企業總部設在加拿大,其中包括麥格納國際公司、利納馬和美國第二大金屬加工企業Martinrea國際公司。
2004年,加拿大生產汽車290萬輛,其中大部分出口到美國等地,當時,加拿大是全球第四大汽車生產國。去年,加拿大生產汽車210萬輛,汽車產量全球跌至第10位。
近些年,在加拿大的汽車投資逐漸減少。根據加拿大汽車合伙人聯合會的報告,去年,加拿大的汽車行業資本投入僅相當于本世紀初的一半。
該聯合會的成員包括5家在加拿大建廠的汽車制造商,一些汽車零部件企業,以及加拿大汽車工會。該聯合會不久前發布的報告稱,加拿大的汽車制造業將走向消亡。
該聯合會執行主席魏德博說,這些汽車制造商并不是排斥加拿大,只不過在進行商業決策,特別是考慮投資方向的時候,必須進行多方面的考慮。“沒有持續的、長期的資本投入,加拿大汽車制造業是無法持續的。”
安哈勃汽車研究中心經濟學家西恩·麥克林登認為,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汽車業陷入類似的境遇。目前,多家汽車制造商宣布在澳大利亞的停產計劃。他認為,加拿大比澳大利亞有一項優勢:加拿大緊鄰美國這個汽車大市場。
■產業優勢不及“南方”
隨著墨西哥汽車制造業的崛起,加拿大汽車制造業走向衰敗似乎成為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