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齊鋰業(002466)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江蘇基地碳酸鋰生產線目前月產量約800噸左右,公司將視市場需求狀況,在持續進行資本投入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后有序提升產能利用率。
由于以凱特琳礦為原料而設計,天齊鋰業(江蘇)有限公司的回轉窯在設計時未充分考慮物料顆粒細、含水較高對下料難易的影響,也沒有考慮窯尾粉塵返回后對工藝造成的影響,導致格林布什礦料在窯內的流動性相對較差,從而影響下料數量,最終造成回轉窯環節的日處理礦石量不能達到原設計產能。公司也在考慮和評估通過回轉窯改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二級市場上,該股繼昨日漲停后,11月20日上午尾盤強勢漲停,再創歷史新高173.01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秘書長張江峰在2015年第3屆中國(武漢)鋰電新能源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關于國外鋰資源的開發情況,目前還是國外產量最大的是SQM,產能達到4.8萬噸。第二個是FMC,產能是3.2萬噸,預計今年產量可能要小于去年的2.2萬噸。第三是Albemarle,主要有碳酸鋰,氫氧化鋰等等,產能5.3萬噸。第四是Talison,鋰精礦加工礦石處理能力達到150萬噸,鋰精礦年產能達到74萬噸,其中80%是化工級鋰精礦,2014年產量約42.6萬噸。
針對國內鋰資源情況,“去年如果說我們國內消耗6.6萬噸碳酸鋰的話,把氫氧化鋰國內消費的我們也折過來,大約有47%用在我們的電池行業”,張江峰表示:“根據我們上半年進行的調研,今年我們國內正極材料對碳酸鋰的需求應該在4.5萬噸左右。”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