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最近試水了電動汽車租賃業,第一個電動汽車租賃站落成,日租金99元。如此低廉的租金,遠遠低于租車公司的汽油動力車數百元的日租價,不過,在電動汽車生產和銷售渠道尚不明朗的當下,就急著上馬電動汽車租賃業,真的靠譜嗎?
汽車租賃是為暫時無法使用或擁有私家車的人解決遠距離出行需求的,而對于電動汽車而言,充滿電需要五六個小時,而續航能力只有百余公里。在北京,這樣的距離只夠繞五環路一圈,前提是在不堵車的情況下,因為百余公里只是理論上的最佳續航能力,而隨著電池充電次數的增加,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也會隨之下降,再加上堵車、空調也會增加耗電。
由于租賃者的目的地不見得有充電站,那么租賃者不得不預留回程的電力。換言之,這百余公里的理論最佳續航能力在實際操作中還要“折半”,能不能繞三環一圈都成問題。電動汽車的租賃者所能前往的地點非常有限,公交、地鐵甚至騎行都足以應付,即便打車也貴不到那里去,那么誰還會花錢駕駛電動汽車出行呢?
雖然北京市已經規劃新增6000個充電樁,但據媒體報道,即便是現有的幾個充電站也有不少已經被廢棄,處于“零使用”狀態,鮮有車上門充電,還有的充電站設在公交和環衛系統場站,只供公交和環衛車輛使用,尚不能對私家車開放,另外,即便北京修了足夠多的充電樁,那租來的電動車開到周邊城市沒電了怎么辦呢?
推廣電動汽車的初衷是好的,并且在油氣資源逐漸減少的大趨勢下,電動汽車在未來也必將有所作為,但是,如果沒有完善的技術和相應的配套設施作為推廣電動汽車的基礎,再好的初衷也難免在殘酷的現實前碰壁遇阻。
或許,電動汽車租賃產業最終會歷經風雨,迎來朝陽,但并非是在各種客觀因素尚不具備的當下。如果倉促上馬的電動汽車租賃業應者寥寥,第一批吃螃蟹的租賃者難免會受困于充電和續航能力,最終將對整個產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