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年來,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之間爆發了一場商業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沖突,他們的訴訟大戰耗資數億美元,橫跨四個大洲,打得難解難分。但《名利場》雜志記者庫特·愛琴沃爾德(Kurt Eichenwald)對三星的專利侵權記錄和各種商業手段進行了深入解讀后,得出一個結論:雖然蘋果或許可以贏得一場場的戰斗,但最終還是會輸掉整場戰爭。
2010年8月4日,首爾街頭的喧囂一如既往,但一場風暴即將爆發:一群來自蘋果公司的高管穿過旋轉門,進入了一棟44層的玻璃幕墻大樓。很快,他們就將在有史以來最血腥的商戰中打響第一槍。
這次攤牌從那年春天便開始醞釀,彼時,三星剛剛發布了Galaxy S智能手機,在智能手機市場掀起了新的戰役。蘋果早早地從海外買到一部,然后把它交給了加州庫比蒂諾總部的iPhone團隊。蘋果的設計師進行了一番研究后感到無比驚訝。他們認為,Galaxy S是一款徹頭徹尾的剽竊品。無論是屏幕還是圖標,甚至連包裝盒,Galaxy S都與iPhone十分相似。三星甚至公然抄襲了蘋果的“橡皮筋”(這是一種視覺特效,當用戶的滾屏操作超出屏幕的底部時,便會看到類似于橡皮筋的反彈效果)和“捏拉縮放”(通過拇指和食指的收縮來調整屏幕上的圖片尺寸)專利。類似的抄襲行為,在Galaxy S中隨處可見。
脾氣暴躁的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狂怒不已。他的團隊耗費了多年心血才開發出了這些精美絕倫的功能,可蘋果的這家韓國供應商現在居然竊取了他們辛辛苦苦設計和開發出的外形和功能。喬布斯和他的COO蒂姆·庫克(Tim Cook)與三星總裁李在镕進行了溝通,表達了他們對這兩款手機之間的相似性的擔憂,但卻未能獲得滿意的答復。
在數周的溝通中,既有客氣的請求,又有焦急的勸說,但始終無濟于事。因此,喬布斯決定不留情面,放手一搏。于是,便有了首爾的那次會面。蘋果高管來到三星電子大廈的一間會議室里,有6位韓國工程師和律師在里面恭候他們的到來。法庭文件顯示,三星副總裁安承浩(Seungho Ahn)是三星方面的負責人。經過一番寒暄后,蘋果知識產權副總法律顧問奇普·盧頓(Chip Lutton)開始發言,他打開了一份題為《三星在智能手機中使用蘋果專利》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接著,他便指出了這兩款手機之間令他感覺特別憤怒的相似之處。但三星高管無動于衷。于是,盧頓決定直截了當。
“Galaxy抄襲了iPhone。”他說。
“你什么意思?抄襲?”安承浩回答道。
“沒錯,”盧頓堅定地說,“你們抄襲了iPhone。這種相似程度絕非巧合。”
安承浩絲毫沒有讓步。“你怎么敢這么說?”他厲聲說道,“你怎么敢這么指控我們?”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我們一直在開發手機。我們有自己的專利,蘋果可能侵犯了其中的一些。”
很顯然,如果蘋果高管起訴三星抄襲iPhone,三星也會反訴蘋果侵犯三星的專利。戰線就此拉開。隨后的幾年間,蘋果和三星將以商業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在世界各地的法庭上展開廝殺,總花費超過10億美元,而涉及的法律文件更是多達數百萬頁。與之相伴的還有數量繁多的裁決、判決和聽證會。
蘋果或將最終落敗
但這或許恰恰是三星所渴望的。根據多份法律文件和知情人士的說法,無視競爭對手的專利視對這家韓國公司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一旦被對手抓住把柄,他們就會采用與對付蘋果相同的策略:反訴、拖延、敗訴、拖延、上訴,然后在即將失敗時達成和解。“他們從不認為有什么專利是不能用的,無論這些專利的所有者是誰。”曾經為三星處理官司的專利律師山姆·巴克斯特(Sam Baxter)說,“我曾經代理過愛立信的官司,他們對事關生計的問題從不說假話。我也曾代理過三星的官司,他們對事關生計的問題從不說真話。”
三星高管表示,某些外界人士在批評這種“訴訟-反訴”模式時,歪曲了該公司對待專利問題的真正態度:由于三星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者之一,因此通常會發現其他科技企業侵犯它的知識產權,但他們不會通過訴訟來應對這些情況。然而,一旦三星自己遭遇訴訟,他們便會將反訴作為一種防御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