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國瓷材料(300258)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宣布公司計劃增發不超過8億元,用于3500噸/年納米復合氧化鋯項目、5000噸/年高純超細氧化鋁項目、研發中心升級,有望增厚凈利潤超2億。發行價格為36.42元/股,對象為張曦(董事長)、莊麗、上證國瓷1號定向計劃(員工持股計劃)等,鎖定三年。
公開資料顯示,國瓷材料被申萬宏源稱為納米無機陶瓷材料的國內小巨頭,A 股市場上罕見的純納米新材料標的。公司主打產品基本均為納米新材料,包括電子陶瓷材料、噴墨打印用陶瓷墨水、納米級復合氧化鋯材料以及高純超細氧化鋁材料等四大業務單元。
2014年年報顯示,當年國瓷材料實現營業收入3.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71%,實現營業利潤7842.6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30.3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45%。
由于國瓷材料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了以水熱法合成技術為核心,包括納米分散技術和包覆技術在內的一系列納米顆粒材料制造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合成出納米量級的粒徑”和“控制粒徑的穩定性”兩個方面的難題,成為其核心技術優勢。
申萬宏源指出,由于以上方法(水熱法、分散技術、包覆技術)是具有一定普適性的納米顆粒合成方法,其應用場景很多,在無機陶瓷材料的合成生產上具有較強的可復制性和規模效應,為公司帶來豐富的產品線。產品的豐富性帶來下游應用領域的拓展為公司帶來市場空間的拓展。因此,有別于一般的新材料公司,國瓷材料的市場空間并不能以單個產品的空間計算,而是應該從技術本身的拓展性來考慮。鑒于公司自身技術仍然有拓展性,因此未來的天花板依然尚未看到,這些正是公司技術方面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事實上,公司自上市以來也超出了市場預期,從剛上市的單產品(MLCC 配方粉)已經拓展至納米陶瓷墨水、納米復合氧化鋯、高純超細氧化鋁等多個項目,下游應用領域橫跨了電子產品、建筑裝飾、醫療齒科、新能源等各個領域,這些領域的靜態市場空間100-200 億。公司2014 年營業收入3.75 億元,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以納米級高純氧化鋯為例,這種材料材料具有卓越的物理性能(高強度、耐高溫、耐磨、自潤滑、絕熱絕緣、膨脹系數可調節等)、化學性能(抗腐蝕、對氧濃度差敏感、氧離子電導率高等)、納米性能(比表面積大、加工精度高、儲氧能力強等),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材料、研磨介質、工業結構陶瓷、光纖插件、背板材料、氧傳感器、刀具和燃料電池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目前來看,僅國內氧化鋯陶瓷義齒的市場規模,就有約9億元的空間(2013年約為3億,到2018 年將增至12億,增速預計在40%左右)。
2014年年報顯示,國瓷材料自行研發的納米級復合氧化鋯已經大量投入市場,采用水熱法生產技術解決了納米級復合氧化鋯粉體的顆粒團聚問題,在分散性、均勻性、結晶性、低溫燒結性和抗老化性等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而高純超細氧化鋁材料的具有卓越的硬度、高亮度、隔電性(非導體)、超級耐磨損性和高耐腐蝕性,廣泛應用于LED 藍寶石襯底、藍寶石窗口屏、鋰離子電池隔膜涂層、透明陶瓷、催化劑載體、結構陶瓷、拋光材料和導熱材料等領域。
據行業內權威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全球高純氧化鋁的需求將保持16%以上的增長。增長的來源首先是鋰電池隔膜涂覆使用的高純超細氧化鋁——長期來看,當陶瓷隔膜涂覆滲透率達到50%時,國內高端高純氧化鋁的需求將超過5000 噸;其次是LED 襯底藍寶石用高純氧化鋁——全球2016 年預計超7000 噸(CAGR17%),中國市場則超3100 噸(CAGR40%);第三是藍寶石窗口片用高純氧化鋁。總體來看,由于基本進口壟斷,因此長期來看,國內企業可瞄準的替代空間超過10000 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