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6月,斯太爾推出重大資產出售方案(構成資產重組),孰料三個多月后該次重組即因“有關參與方涉嫌違法被稽查立案”,而遭監管部門暫停審核。彼時,外界便猜測其方案出爐之前或有內幕交易行為發生,而湖北證監局日前發布的一則行政處罰顯示,斯太爾當時擬聘任的評估機構高管張軍祥及其配偶在停牌前夕的確實施了內幕交易。
回看斯太爾該次重組過程,公司于去年4月1日開始停牌,隨后確定重組方案是將公司持有的湖北車橋63.28%股權和荊州車橋100%股權協議轉讓給荊州恒豐,荊州恒豐將支付現金受讓,轉讓價格共計17183.87萬元。盡管交易金額不大,但因涉及標的2013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合計數占上市公司同期營業收入比例高達99.67%,故本次交易構成了重大資產重組,相關重組信息在2014年6月27日公告前亦屬于內幕信息。
但事實上,斯太爾在停牌之前便已籌劃本次資產出售。根據監管部門日前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斯太爾2014年3月啟動剝離車橋業務方案的前期籌劃準備工作,公司董事長及其領導的核心團隊于3月11日當天上午進行了第一次內部討論,并于3月11日和3月20日分別召開了兩次僅限中介機構項目核心主辦人的小范圍會議,擬先行安排中介機構對湖北車橋和荊州車橋的資產負債及業務情況進行盡職調查,為后續正式啟動的車橋業務出售做好前期準備。斯太爾彼時擬聘請中聯資產評估集團為本次重大事項的評估機構。
而作為內幕信息知情人之一,張軍祥當時的身份則是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湖北分公司負責人及盡職調查工作中的中聯評估方面領導,其于去年3月10日接到中聯總部的項目經理電話通知,并派人參加了3月11日斯太爾在北京召開的項目見面會,知曉湖北車橋的評估項目及車橋業務剝離事項。
而就在3月22日,張軍祥在家中吃飯聊天時將準備承擔湖北車橋評估項目這一事項透露給了妻子陳利紅,這也為后續內幕交易埋下了伏筆。
經監管部門查明,在獲悉上述內幕信息后,陳利紅使用張軍祥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利用其單位電腦買入、賣出“斯太爾”11700股,盈利2116.97元。并且陳利紅還利用自身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買入“斯太爾”34500股,賣出9700股,復牌后又繼續賣出“斯太爾”24800股,虧損5692.31元。盡管整體未能盈利,但張氏夫婦的上述行為已明顯構成了內幕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張軍祥此前曾解釋稱,其股票賬戶一直由其妻實際操作,且在得知妻子買入股票后告知后者必須盡快賣出,并強調此次利用內幕消息交易并非本人意愿。在此背景下,湖北證監局最終決定對陳利紅內幕交易的行為處以三萬元罰款;但對張軍祥內幕交易的行為不予行政處罰。
而對斯太爾而言,上述內幕交易“插曲”最終并未對該次資產出售造成影響。原因在于,根據2014年11月開始施行修訂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司此番重組已不屬于需證監會核準的行政許可項目,從而可直接進入資產交割程序。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