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4月,在具有傳奇色彩的電動車制造商Tesla的 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訪華前夕,一場由23名來自中國大陸非京滬地區的Tesla“準車主”掀起了一場卻因對交車順序不滿的集體“維權”行動,且愈演愈烈。
這些Tesla在華的預訂用戶稱:Tesla或沒有按照應有的“既定順序”交車,一些較晚訂車的北京和上海用戶已經被通知可以提車,而其它地區較早下訂單的用戶仍在等待。據媒體報道,23名用戶委托律師起草的律師函已發送給拓速樂汽車銷售(北京)有限公司(Tesla在中國的銷售實體)和Tesla 首席財務官Deepak Ahuja。律師函中指稱:Tesla在客戶不知情情況下,違背承諾擅自單方面改變交車順序,未履行交車義務,構成“虛假承諾”,涉嫌對消費者欺詐。
Tesla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吳碧瑄(Veronica Wu)在對“維權”車主的電話和郵件回應稱:北京和上海外的一些地區因為售后服務中心和充電網點沒有建成,不能提前交車,因為售后和配套設施缺乏會影響用戶體驗。“在中國,特斯拉堅持在交車前確保每一位客戶都有適宜的充電設施,并能享受到我們及時的服務”,吳碧瑄在對“維權”車主的郵件回復中如是說。
這并非不合理的托辭。但未經事先溝通清楚交車條件而在京滬之外地區產生的大量訂單,以及Tesla在北京之外地區遲遲未能設立的充電設施及服務中心等配套網絡,已經暴露了Tesla過去一年在中國的諸多問題:2013年底Tesla在中國的訂單也超過了5000單,北京的體驗店和服務中心早在2013年中落成并開放。但時隔一年,Tesla遲遲未能在上海建立計劃中的中國第二家體驗店和售后服務中心。
粉絲和擁躉的高心理預期及因此產生前期大量的訂單,與日后因“服務網絡”不完善和拓展遲緩而無法生產交車的情形之間的對撞與反差,并非偶發的孤立現象。事實上,它與這一年以來,Tesla美國總部對中國戰略的調整,乃至外界熱衷討論的Tesla首任中國區總經理鄭順景離職、Tesla全球副總裁吳碧瑄主導中國業務,乃至背后從美國總部波及到中國的利益沖突與人事斗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簡而言之,“人的因素”是Tesla在中國一系列進程的致緩劑。
PingWest 近日采訪了Tesla全球到中國的若干名在職和離職員工,以及與Tesla合作過的第三方公司,試圖還原Tesla中國亂象背后的完整全貌。截止到本文上線前,PingWest 未能聯系到Tesla官方人士對這些具體現象和事件的評論。
探索期:“只能做銷售”的鄭順景團隊
2014年4月初宣布即將離職的Tesla中國區總經理鄭順景(Kingston Chang)是Tesla在中國的第一張“名片”和形象代言人。鄭順景出生在香港,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加盟Tesla前在豪華車品牌賓利任職10年,擔任中國區總經理。外界對他身材不高的蓄須形象頗為熟悉,是因為他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那些與Tesla的各種車型在一起的照片,以及他在Tesla北京芳草地的體驗店中與各種“高級來訪者”的合影。從Tesla芳草地體驗店開張以來,除了外出與開會,鄭順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體驗店里,與慕名前往的潛在客戶交流攀談、接待重要嘉賓,以及開放給其它的媒體和第三方機構舉辦活動。
但可能不為外界所知的是:鄭并非Tesla在中國的第一位員工。
在2013年初鄭順景前往硅谷與Elon Musk面試之前,Tesla在中國已經有了兩名“員工”。他們都沒有與Tesla簽訂正式合同,而是由外資公司在華的人事代理機構代發工資和解決福利問題。兩個人一個負責在中國的行政和內務,另一人在法務和程序上負責Tesla在中國的落地,如牌照申請和入網等問題。
當鄭順景在2013年3月履新中國區總經理一職時。此前的兩個人已經完成了Telsa在中國的車輛認證,3C認證和報關進口等事宜,Tesla的中國貿易公司拓速樂公司已經注冊完畢,一切的準備工作讓Tesla不會受制于基礎的法務問題。
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推廣,鋰電網(li-b.cn)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