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產業家從機構數據及多方信源獲悉,深圳儲能獨角獸正浩創新2023年上半年營收超過30億元,2022年營收達到59億元,據新能源產業家獲得的高工便攜式儲能調研報告可估測,2023年正浩創新營收將破60億元。
按照30億的銷售額來計算,正浩創新的市占率已經達到了35%,超過第二名至第四名的總和,后四名分別為華寶新能、德蘭明海、Goal Zero(美國公司)和安克創新。
這不是一個容易達到的數字。
便攜式儲能市場同樣抵不過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市場整體規模預計將比去年減少15億元,類似去年能源危機的黑天鵝事件已不會重演。
原本占據市場第一的華寶新能已經率先感受到寒冬的來臨。
2020年,華寶新能一度擁有21%的全球市占率。但在上市一周年后,華寶新能市值從200億一路下跌至目前的81億。今年上半年,華寶新能由盈轉虧,營收為9.21億元,同比下降29.93%。
激流勇進,不進則退,兩家頭部公司的激烈競爭已經表明,便攜式儲能正變成一個近乎零和博弈的市場。正浩創新是如何在廝殺中活下來的?
踩中風口、創新驅動
正浩創新創立于2017年,在便攜式儲能還沒有被定義時就進入了這一市場。
彼時市場對便攜式儲能的理解就是“大號充電寶”,屬于消費電子品類中的小眾市場,大部分巨頭都少有布局,這給了正浩創新瞄準空白市場,進行差異競爭的機會。
實際上,在創業最初的兩年,正浩創新還在艱難求存。據新能源產業家了解,正浩創新創始人王雷一度想要拓展其他品類,來維持現金流,但最后仍然把資源聚焦于便攜式儲能產品上。
正浩創新創始人王雷 圖源:深圳科創學院
2019年,正浩創新推出新品DELTA 1300,一是主打快充,只需兩個小時就能充滿電,而當時市面上的產品大多需要8-12小時。二是容量和功率足夠大,能夠驅動電磁爐、電烤箱等大功率家電。
憑借這兩點創新設計,正浩創新在海外市場打開了名氣。據36碳報道,2019年之前,華寶新能源的“電小二”品牌幾乎是戶外電源的代名詞,但正浩DELTA 1300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產品創新之外,正浩創新的核心優勢還在背后的投資人——鵬輝能源。鵬輝能源在鋰電池行業內屬于頭部梯隊,產品質量處在前列。
2018年,鵬輝能源入股正浩創新,改善了其供應鏈
因為便攜式儲能電芯用量小,二三線廠商的電池供應商都比較分散,除了傳統的低端動力電池生產商外,還不得不用消費電子電池廠商的產品。鵬輝能源的供應優勢就被放大了。
據新能源產業家了解,鵬輝能源在接觸到正浩創新后,幾天之內就完成了投資決策。鵬輝能源的早期入股解決了正浩創新供應鏈的后顧之憂,還多次幫助正浩梳理生產流程,目前鵬輝能源也是正浩創新的核心供應商。
到了2021年-2022年,海外掀起露營熱潮,疊加能源危機影響,便攜式儲能市場一路狂飆。通過創新解決用戶痛點、又有供應鏈優勢的正浩創新迅速吃到了市場紅利,并持續地擴張規模。
據了解,目前正浩創新的團隊規模超過2000人,研發人員占比達到48%。而同行的研發人員占比在16%-19%之間。這讓正浩迭代新品的速度足夠快,并且有足夠的資源豐富自身的產品生態。
圍繞著發電-儲電-用電的使用場景,正浩創新現在擁有戶外移動電源、用電生態產品(比如露營冰箱和空調)、離網儲能系統三大產品線,覆蓋家庭應急、戶外旅行、專業作業等各種場景下的用電需求。
鏖戰新戰場:陽臺光儲
競爭白熱化的便攜式儲能之下,也不乏新的創新機會,陽臺光儲成為了各家公司瞄準的新藍海,正浩創新也在其列。
去年以來,戶用儲能異常火爆,便攜式儲能公司也想分一杯羹,因此多家公司創新地推出了陽臺微型太陽能+儲能系統。
陽臺光儲的關鍵優勢在于兩點:
一是即插即用,不需要安裝,這節省了幾千元的安裝費,同時對安裝環境要求更低,為用戶省下大量精力。
二是渠道上的“降維打擊”,陽臺光儲公司可以繞過當地根深蒂固的經銷體系,用電商渠道直接銷售。
這兩點的本質和便攜式儲能公司的優勢完美契合。
因為便攜式儲能公司本就擅長微創新,對這類細分場景嗅覺敏銳,推新迭代足夠快。另外,便攜式儲能公司的海外渠道基本都在線上電商,物流渠道已有海外倉,相比戶儲公司30天的海運周期,前者在提前備貨后,僅需要一個星期就能送到消費者手中。
一位德國戶儲銷售告訴我,陽臺光儲在接替戶儲成為新的增長點。有一家深圳儲能獨角獸征拓已經捷足先登,今年3月推出即插即用的陽臺光儲產品SolarFlow,在德國市場賣到脫銷。跨境電商巨頭安克創新也在密集布局。
正浩創新陽臺光儲產品 圖源:ENF
新的藍海市場正在對正浩創新形成競爭壓力。據新能源產業家了解,正浩創新目前的策略是戶用儲能和陽臺儲能雙線并行,產品已經在今年年中發布。其中陽臺光儲產品可為一臺吸塵器供電72小時。
創新類的產品機會稍縱即逝,登上第一的正浩創新,也要開始“守業”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