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
工商業儲能相對容量較小,系統功能也相對簡單;
工商業儲能對系統控制的要求低于儲能電站,部分PCS產品也具有BMS的功能;
在EMS方面,工商業儲能只需要設定充放電時間即可完成能量管理,功能性需求也低于儲能電站。
BMS
提供過充、過放、過流、過溫、欠溫、短路及限流保護功能;
提供充電過程中的電壓均衡功能;
通過后臺軟件進行參數配置和數據監控,與多種不同類型的PCS進行通訊并聯合對儲能系統進行智能化管理。
儲能電站BMS對鋰電池:
進行分層分級的統一管理,結構層次更加復雜;
根據各層各級的特性對電池的各類參數及運行狀態進行計算分析,實現均衡、報警、保護等有效的管理,使各組電池達到均等出力,確保系統達到最佳運行狀態和最長運行時間;
提供準確有效的電池管理信息,通過電池均衡管理極大的提高電池能量利用效率,優化負荷特性。同時最大程度地延長電池使用壽命,保障儲能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PCS
工商業儲能PCS功能相對單一,更具適配性:
以雙向變流為基礎,體積小巧,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靈活擴容,更容易與電池系統進行集成;
具備150-750V超寬電壓范圍,可滿足多種電池的串并聯需求;
單向充放電,適配多種類型的光伏逆變器。
儲能電站PCS具備電網支撐功能:
變流器直流側電壓更寬,1500V可滿載運行;
除變流器的基本功能外,還具備電網支撐的功能,如具備一次調頻、源網荷快速調度功能等,電網適應性強,能夠實現功率快速響應(<30ms)。
EMS
工商業儲能大都不需要接受電網調度,所以EMS系統功能較為基礎,只需做好本地能量管理:
支持儲能系統電池均衡管理,保障操作安全;
支持毫秒級快速響應,實現儲能子系統設備集成管理和集中調控。
儲能電站需要接受電網調度,所以對EMS系統要求更高。除了基本的能量管理功能,還需要:
具備為微電網系統提供電網調度接口及能量管理的功能;
支持多種通信規約,具備標準電力調度接口;
能夠對能量搬移、微電網、電力調頻等應用場合的能量進行管理和監控;
支持源、網、荷、儲等多能互補系統監控。
工商業儲能核心部件:儲能變流器
儲能核心部件為儲能變流器(PCS):
PCS是儲能裝置和電網中間的關鍵器件,用作控制蓄電池的充電和放電過程,進行交直流的變換,在無電網情況下可以直接為交流負荷供電;
PCS按應用場景可分為家用型、商用型、集中式和儲能電站等,其中集中式儲能系統裝機容量相對較大,市場需求最多。
儲能變流器成業績增長點。據統計,國內11家主要儲能變流裝置企業22Q3財報中有10家營收增加,占比高達90%以上。
工商業儲能發展趨勢
多數企業采用“智能化+模塊化”的設計思路:
智能化即為基于數據采集、安全控制等BMS和EMS功能。利用算法等一系列創新技術與傳統電力電網、能源系統控制保護結合的智能管控方式;
模塊化即以能量模塊為一個單元的軟硬件獨立設計,可根據不同應用場景自由搭配及靈活部署。工商業儲能市場最大的特征就是靈活多變的用戶需求,因此在產品設計方面需考慮產品多樣化適配。
精細化管控是趨勢。區別于大儲,工商業儲能對精細化管控的策略和算法難度要求更高。未來在電力開放與應用場景多樣化的需求下,軟件和系統管控能力將是工商業儲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資料整理自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