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廠商 > 火爆儲能下的商家躺賺嗎?

火爆儲能下的商家躺賺嗎?

來源:36碳 | 作者:admin | 分類:廠商 | 時間:2023-07-07 | 瀏覽:6945
文章頂部

鋰電網訊:國內儲能系統出貨量排名第一的系統集成商——海博思創,終于走到了A股的大門口。

36碳獲悉,海博思創已于6月20日正式遞交招股書,擬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海博思創成立于2011年11月,是一家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供應商。根據CNESA(中關村儲能聯盟)的數據,海博思創自2020年-2022年,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儲能系統集成商國內市場出貨量榜首。

image.png

儲能系統集成商鏈接上下游

圖片來源:安信證券研報

過去幾年,國內電化學儲能賽道從默默無聞到炙手可熱,迎來了快速騰飛。目前A股市場上的儲能系統集成商多為光伏、風電等領域頭部企業跨界入局,海博思創是少有的、以儲能系統集成為單一主業的廠商,有媒體將其稱為“國內儲能系統集成第一股”。

海博思創因此也是一個典型的觀察樣本,其招股書展示出了國內儲能賽道,尤其是大儲市場(即發電側和電網側的大型儲能)在市場高增長、資本熱捧之外的另外一面。

招股書顯示,即使是連續三年位列國內儲能裝機量第一,營收持續高增長,海博思創仍然難賺錢,其2020年的凈利潤率為負值,2021-2022年轉正后也僅為個位數。這是國內電化學儲能賽道在當前發展階段的陣痛,也是“海博思創們”不得不直面的現狀。


“平均價以下”競標,利潤空間受擠壓

“沒想到海博思創作為國內集成商第一名才賺這么點錢。”近期海博思創提交招股說明書后,一位儲能行業從業者向36碳感嘆道。

與海博思創一前一后提交招股書,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戶用儲能企業——艾羅能源,無論是營收、利潤和利潤率,都遠超海博思創這家國內頭部集成商。

招股書顯示,2022年艾羅能源營收46.12億元,凈利潤11.33億元,凈利潤率高達24.56%;而海博思創同期營收26.26億元,凈利潤僅1.82億元,凈利潤率為6.93%,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兩家儲能企業的最大差別,在于細分賽道選擇的不同——艾羅能源主攻海外戶用儲能市場,海外業務占比高達99.61%,而海博思創主攻國內大儲市場(即發電側和電網側的大型儲能),國內業務占比高達100%。

所謂選擇大于努力,目前電化學儲能的細分場景可以分為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包含戶用儲能和工商業儲能),不同應用場景的商業模式不同,在中外不同市場環境下的競爭態勢和利潤水平也有著顯著差異。

image.png

儲能的細分市場分類

艾羅能源主攻海外戶用儲能市場,這一細分市場不僅規模可觀、有自發的經濟性,而且增長快、利潤高,堪稱儲能最肥的一塊蛋糕。

海博思創銷售的儲能系統以發電側為主(2022年發電側收入占比為67.53%,電網側占比為31.28%),而發電側恰恰是目前所有細分場景中利潤空間最小、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現階段和短期內,發電側的儲能設施無法產生實質性的經濟收益,只能淪為發電企業的成本中心,進而導致配儲不用、低價招標、質量堪憂等亂象。” 清新資本創始合伙人胡宇晨在近期一次會議上如是公開表示。

據胡宇晨測算,風光電站配儲之后的度電成本將至少增加30%-60%以上甚至翻倍,單個項目的配儲成本至少要增加上億元。在此背景下,電站方勢必會壓縮儲能這類額外成本,追求更低的價格。

“目前下游電站的收益率本身就不高,會控制成本,儲能系統集成商面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即使再優秀的企業,也要做到平均價以下。”海博思創銷售總經理湛曉林也在今年4月采訪時告訴36碳。

在此背景下,即使作為行業頭部,海博思創的利潤空間也難免受到擠壓。招股書顯示,海博思創近三年的毛利率均在20%以上,但凈利率仍然為微利水平。2020年-2022年的凈利潤率分別為-0.83%、1.83%和6.93%。

發電側儲能這一狀況如何才能得以改善?這背后的關鍵變量或在于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機制的完善。

在當前市場機制下,儲能電站尚未形成合理、穩定的收益模式,無法產生實質性經濟收益。因政策強制要求新能源電站配備儲能,很多電站業主安裝儲能系統的作用只是為了能夠順利并網,因此導致了儲能系統大量閑置——儲能系統不參與市場交易,真實的產品力也就無法體現。

湛曉林表示,將來如果電力市場完全放開,對于系統集成商來說,儲能系統的循環壽命、效率等價值可以被衡量,給客戶帶來的價值可以長期評估的話,這時候(儲能系統集成商的)溢價空間將得到提升。


市場“強敵環伺”,零部件自研能力或成短板

當下儲能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公開信息顯示,全國目前注冊有儲能業務相關的公司已經4萬多家。今年以來,多家頭部儲能企業的高管均在公開發言中,警示了未來2-3年儲能市場洗牌的風險。

和眾多上市公司對手相比,得益于與央國企的長期深度合作,海博思創在拿項目、拓市場方面有一定的優勢。

國內十四五期間新能源項目,大多數由五大四小等大型電力央國企建設,儲能項目大部分也由它們配套招標建設,加上南網和國網,大儲項目的下游業主集中在電力行業的國央企。

海博思創從成立之初就開始與電力行業的國央企開展合作,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機構安信證券在今年3月的研報中指出,海博思創屬于地方保護資源型企業,背靠國網或發電側背景順利收獲訂單。

海博思創還通過和央企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綁定了部分下游客戶。

2021年,國家電投旗下子公司——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和海博思創共同出資成立了新源智儲,分別占股51%、49%。招股書顯示,新源智儲是海博思創2022年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占比達到近30%。

image.png

儲能系統成本構成

不過,在核心零部件自研方面,海博思創則存在一定的短板。目前其電芯和PCS(儲能變流器)均依賴外購。

招股書顯示,海博思創最大的鋰電芯供應商為寧德時代,占到其2022年電芯采購總額的98.56%。PCS供應商則包括了許繼電氣、匯川技術、禾望科技等。

相反,國內儲能企業越來越強調“全棧自研”能力,即從電芯、BMS電池管理系統)、PCS、EMS(能量管理系統)等儲能系統主要的零部件全部由自己研發生產。

36碳了解到,目前國內頭部的系統集成商如陽光電源、遠景儲能、天合儲能、中天儲能均實現了儲能電芯或者PCS(儲能變流器)的自研,如遠景儲能、天合儲能甚至可以實現全棧自研。一些創業公司,如奇點能源、弘正儲能也強調自身實現了3S(即BMS、PCS和EMS)的自研。

多位儲能企業高管均告訴36碳,儲能企業的核心零部件自研是遲早的事情。零部件自研的好處在于可以保持更好的設計一致性,提高系統安全性和效率,同時也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新產品研發的速度。

目前海博思創通過成立相關實驗室,對于鋰電池單體、模塊、電池系統以及 BMS、PCS 等關鍵零部件進行全面測試和選型,以此保障系統效率和安全性。但隨著行業一體化漸成趨勢,其在零部件上依賴外購無疑將是未來競爭中的短板。

資金實力或者說獲取低價資金的能力,是海博思創的另一個短板項。

發電側儲能有一個顯著特點是“資源屬性”強,其單個項目投資大,回款周期長。胡宇晨指出,發電側儲能一個項目的成本可能達到幾億十幾億元,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基本上都在一年到一年半的回款周期。因此這一市場更加“適合資金成本較低的大企業”。

當行業的利潤空間只有個位數,即使是1%-2%的資金成本差異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過多的資金占用顯然會降低企業的競爭力。

招股書顯示,海博思創2022年底的合并資產負債率高達74.58%,同行可比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值為53.29%。顯然,海博思創需要融資來獲得更加便宜和充足的資金。

image.png

海博思創是中國儲能系統集成商全球市場出貨量第三

需要指出的是,海博思創雖然是國內儲能出貨量第一的系統集成商,但全球儲能出貨量只能排第三。排名第一、第二的陽光電源和比亞迪將重心放在了起步較早、盈利性更強的海外市場。如這些玩家將資源向國內市場傾斜,海博思創或將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有行業內企業高管指出,目前國內的儲能系統集成商達到上萬家。除了現有的頭部玩家外,亦有不少新的巨頭級玩家如晶科能源、阿特斯、金風科技正在大儲市場加緊追趕。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對于海博思創來說,不僅僅是“項目墊資”需要資金儲備,面臨儲能市場的“強敵環伺”,同樣也需要資金加大生產、研發等領域的投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如何在下一步競爭中守住并擴大當前的領先地位,將是其面臨的核心挑戰。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