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豐田汽車周二(9月7日)在“電池·碳中和簡報會”表示,闡述了豐田到2030年實現碳中和的電池戰略。豐田將斥巨資開發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并在2030年前實現商用。
該公司表示,對電池及其供應系統的投入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135億美元(1.5萬億日元)。豐田指出,此舉是為了爭取在未來十年內引領汽車電池技術。
(圖源:豐田汽車)
作為電動汽車電池開發領域的領先者,豐田表示,其目標是通過研究所使用的材料和電池的結構方式,將燃效提高30%(每公里使用電量減少30%)。
上述投資中,大約1萬億日元將主要用于擴大電池產能,但豐田汽車并沒有透露其將建造多少個電池工廠。
不過,豐田汽車表示,計劃到 2025年建設10條相關生產線,最終建設約70條生產線或更多。豐田計劃將電池裝機量增至每年200吉瓦,是現有水平的30多倍。
豐田汽車的首席產品官 Masamichi Okada 表示,“公司的新電池工廠將建在全球各地。我們希望把生產本地化作為一個總原則?!?/p>
為適應全球市場日趨嚴格的排放標準,豐田計劃增加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的生產及銷售,目標是2030年在全球范圍電動車銷量達800萬輛,比當前銷量增加近三倍。
另外,豐田也是大規模生產固態電池的領跑者,對汽車制造商來說是一個潛在的游戲規則改變者,因為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充電速度更快且更不容易著火。如果研制成功,它們可以替代液體鋰離子電池。
豐田還計劃將固態電池用于混合動力電動車,如Prius。作為全球頂尖車企之一,豐田早于1997年底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量產的混合動力轎車Prius,該混合動力轎車采用了豐田混合動力系統THS。至2010年9月底,Prius全球銷量突破200萬輛。
豐田的bZ4X純電SUV量產版計劃在年內亮相,并有望于2022年初上市銷售。
(圖源:豐田汽車)
雖然公司仍在致力解決電池壽命較短等問題,但前田說,豐田在2020年代中期開始制造固態電池的目標沒有改變,“我們仍在尋找可使用的最佳材料。”
目前,大規模生產固態電池的項目已經陷入困境,因為這些電池的制造成本很高,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因膨脹和收縮出現裂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