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上半年,鋰電池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在市場高度關注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的同時,鋰電池的關鍵輔材導電劑的熱度也在升溫。
8月25日晚間,天奈科技披露了2021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23億元,同比增長224.8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0億元,同比增長267.37%。
作為全球碳納米管行業的龍頭企業,天奈科技的良好業績顯示鋰電池的發展對于上游行業已起到充分帶動作用。憑借優異的力學、電學和熱學等性能,碳納米管的應用空間仍在拓展,從而賦能更多行業的發展。
營收、凈利均倍增
與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的平穩發展不同,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天奈科技的營業收入有望翻倍,并且2022年和2023年有望保持60%左右的年平均增長速度。
鋰電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天奈科技生產的導電劑作為一種關鍵輔材,可以增加活性物質之間的導電接觸,提升鋰電池中電子在電極中的傳輸速率,從而提升鋰電池的倍率性能和改善循環壽命。
天奈科技主營產品碳納米管粉體、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的業績增長源于下游鋰電池產業的高度需求,而鋰電池的增長則受其下游新能源汽車等產品的帶動。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統計分析,從2015年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飛速發展帶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用鋰電池市場的高速增長,出貨量從16.9GWh增至80GWh,年復合增長率達36.5%。未來數年,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將會重回高速增長的軌道。預計2021年動力電池出貨量將突破150GWh。
導電劑在鋰電池產業鏈中的作用(來源:西南證券研報)
產品應用不斷開拓
作為最早成功商業化將碳納米管通過漿料形式導入鋰電池的企業之一,天奈科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產品,改變了鋰電池導電劑過分依賴進口的局面。
碳納米管可更好提升鋰電池能量密度、倍率性,在鋰電池等領域正在加速滲透。西南證券分析稱,碳納米管目前主要作為新型導電劑應用于動力電池領域,2019年滲透率達到40%左右,預計2025年達到60%。隨著電池高鎳化、鐵鋰回潮,對碳納米管的用量將逐步提升。
另一方面,天奈科技根據正極材料的不同,開發了適用于鈷酸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等多種產品,并均順利實現量產化,以滿足不同客戶不同層次的需求。此外,公司新開發的石墨烯復合導電漿料產品也已通過客戶評價,獲得客戶認可。
天奈科技2020年客戶銷售占比情況(來源:西南證券研報)
天奈科技半年報顯示,作為新的動力鋰電池體系,“高鎳正極+硅基負極”的技術逐漸成熟,硅基負極應用將逐漸增多,這需要添加高性能導電劑來提升其導電性能。目前,公司已經和日韓知名動力鋰電池企業共同開發碳納米管導電漿料在硅基負極中的應用,并且測試情況良好,預計未來將實現大批量供貨。
領頭羊有望繼續領跑
目前,天奈科技主要產品導電漿料的產能為30000噸,產品主要面向比亞迪、新能源科技、寧德時代等國內電池龍頭企業。東吳證券分析認為,天奈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碳納米管導電劑生產企業,2020年出貨1.5萬噸,市占率超30%。目前公司量產第一至第三代產品,已儲備第四至第六代產品。
天奈科技還在繼續提高其導電漿料相關產品的產能擴張步伐。西南證券分析稱,目前天奈科技國內外規劃的產能共計6000噸碳納米管、76000噸導電漿料,隨著公司產能的加速釋放,將進一步鞏固公司的龍頭地位優勢。
天奈科技部分擴產計劃(來源:安信證券研報)
半年報披露的當日,天奈科技還發布了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的修訂稿,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3億元(含),用于碳基導電材料復合產品生產項目,進一步布局納米級碳材料市場。
天奈科技的應用不僅僅局限在動力電池領域。在導電塑料領域,公司已經和SABIC、Total、Clariant和Polyone等知名國際化工企業展開合作,相關碳納米管導電母粒產品已經部分完成客戶認證。在芯片制造領域,天奈科技與美國Nantero公司開始展開合作,公司高純碳納米管產品已經開始送樣測試。
此外,為平滑原材料波動影響,天奈科技子公司新納環保布局4.5萬噸NMP回收項目,已開始逐步投產,后續原材料自供比例將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