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新聞 > “鹽湖提鋰”立功 *ST鹽湖下周“復出”

“鹽湖提鋰”立功 *ST鹽湖下周“復出”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admin | 分類:新聞 | 時間:2021-08-07 | 瀏覽:140425
文章頂部

鋰電網訊:在今年4月提交恢復上市申請后,已暫停上市近15個月的*ST鹽湖(000792)近日收到深交所恢復公司上市的決定,公司股票將于8月10日恢復交易,在鋰價持續上行的背景下,*ST鹽湖將再次揚帆起航。

  實際上,*ST鹽湖即將“復出”已經成為當下各方關注的焦點,不僅是因為其屬于當下二級市場最火板塊之一“鹽湖提鋰”的絕對龍頭,更大意義在于可增強了鹽湖提鋰行業發展的確定性,最終有助于我國打造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任務的順利完成。

image.png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ST鹽湖擺脫困境實現恢復上市的事件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上市公司的發展首要是圍繞主營業務的經營,同時審慎對待跨領域擴大投資的決策行為;另一方面,在行業技術領域,我國已經形成了多種成熟的鹽湖提鋰技術,但未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如在電池級產品方向和鋰回收率方面仍有待突破。


  即將恢復上市

  7月31日晚間,停牌一年多的*ST鹽湖發布一紙公告,讓持有其股票的5萬多股東雀躍。公告稱,*ST鹽湖收到深交所通知,公司股票將于8月10日在深交所恢復交易。同時,公司向深交所提交了撤銷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的書面申請,待交易所核準后,公司股票簡稱將由“*ST鹽湖”變更為“鹽湖股份”。

  這份恢復上市公告的發出,意味著鉀肥龍頭甩掉了不良資產的包袱,并在鋰價持續上行的背景下,*ST鹽湖再次起航回歸二級市場。

  另一方面,*ST鹽湖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續增強。7月6日晚間,*ST鹽湖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20億元~22億元,同比增長44.69%~59.15%,而這與今年以來鋰價重回上升周期密不可分。

  對于業績的大幅增長,*ST鹽湖在公告中直言,公司主營業務氯化鉀產銷穩定,子公司藍科鋰業2萬噸項目部分裝置已投入運行,碳酸鋰產量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報告期氯化鉀及碳酸鋰產品價格上漲,公司業績提升。

  8月2日晚間,*ST鹽湖再次公告,恢復上市的首個交易日為8月10日,該日股票交易不設漲跌幅限制,自恢復上市次一交易日(即8月11日)起,股票日漲跌幅限制為10%,同時證券簡稱自恢復上市之日起變更為“鹽湖股份”。

  當下市場最火板塊之一“鹽湖提鋰”的絕對龍頭即將恢復上市,最開心的當屬*ST鹽湖的股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ST鹽湖有5.7萬戶股東。另一方面,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ST鹽湖恢復上市對產業而言意義重大。

  國仕資本的創始人康子冉曾在中國五礦集團黑礦研究室工作多年,他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鹽湖股份作為我國最大的鉀鹽生產企業同時是目前鹽湖鋰最大的銷售生產企業,其經過重整恢復上市的時機恰逢鋰價再度進入非常景氣的周期,復牌意味著其融資功能得到恢復,有助于鹽湖提鋰龍頭企業的技術研發、產能擴張,從而增強行業發展的確定性,最終有助于我國打造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任務順利完成。

  興業證券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邱祖學也持同樣的觀點,其認為鹽湖提鋰龍頭恢復上市起到了積極的標桿作用。“*ST鹽湖通過一系列資產剝離、重整以及重組計劃實現扭虧,整體盈利能力得到大幅增強,在當下的產業環境下,公司鉀肥和碳酸鋰主業屬于非常優質的資產。無論對于上市公司還是鹽湖提鋰產業發展而言,恢復上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同時,符合國家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規劃目標。”他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當下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價格都在歷史高位,而鹽湖提鋰的技術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ST鹽湖可以借此機遇改變之前的頹勢,資本市場的估值也值得期待。在一個寬松的大背景下,*ST鹽湖恢復上市具備積極意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


  對上市公司的啟示

  *ST鹽湖始建于1958年,前身為青海鉀肥廠,公司主要業務是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其中,鉀肥設計年產能達50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因此被業內稱為“鉀肥之王”。公司于1997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作為青海省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青海省國資委。

  記者梳理公司歷年財報發現,從2017年開始,*ST鹽湖歸母凈利潤開始呈現斷崖式下跌。2017年虧損41.59億元,2018年繼續虧損34.47億元,2019年更是巨虧458.6億元,成為了當年A股虧損王。

  不過,*ST鹽湖業績發生斷崖式下滑,并非鉀肥業務出現變故。彼時,*ST鹽湖解釋稱,綜合利用鹽湖資源的金屬鎂一體化等項目未能按照項目設計規劃達產盈利,反而侵蝕了*ST鹽湖依靠鉀肥、鋰業資源形成的利潤,導致公司陷入困境。

  也正是因為連續三年虧損,深交所決定公司股票自2020年5月22日起暫停上市,不過,*ST鹽湖早已籌劃自救。

  2019年8月,泰山實業向西寧中院申請對*ST鹽湖進行破產重整。當年9月30日,西寧中院裁定受理公司破產重整一案,除了*ST鹽湖之外,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鹽湖鎂業、海納化工彼時均已被西寧中院裁定受理重整,這也意味著*ST鹽湖踏上了重整保殼之路。

  與此同時,*ST鹽湖的不良資產包選擇在網上公開出售,不過遭遇了多次流拍,最終以大幅折價的方式于2020年1月由青海國資背景的匯信資管兜底受讓,至此公司才實現了不良資產的剝離。

  2020年4月20日,西寧中院裁定確認*ST鹽湖《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同年*ST鹽湖業績已實現大幅扭虧。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140.16億元,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但實現凈利潤20.4億元。截至2020年末,公司凈資產為41.19億元。

  從當年的鉀肥之王到經營業績連年巨虧,再到*ST鹽湖擺脫困境實現恢復上市,該案例對上市公司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ST鹽湖此前巨虧,主要是管理層過于激進的擴張,其金屬鎂一體化等項目本身工序多,流程復雜,國內在高原地區尚未有成功的案例,整個項目的建設、管理沒有可參考經驗,公司多年進行巨額投資,在累計投入超過原定規劃預算一倍后,仍未暫停虧損項目的投建。”康子冉認為,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新產業方向的拓展,一是要尋找相對成熟產業方向進行;二是對投資的規模有合理評估和止損;三是公司治理要完善,對管理層激進的決策發揮風控作用。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化工領域當中,無論是金屬鎂還是PVC,對于*ST鹽湖并不是最擅長的,因此給上市公司啟示就是,要時刻專注于主營業務的生產經營,同時審慎對待擴大投資的決策行為。”邱祖學說。


  下游鋰電池產業鏈迎擴產潮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爆發的背景下,*ST鹽湖的回歸將加速青海鹽湖提鋰產業的開發成為業內共識。另一方面,新能源風口上,下游鋰電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也紛紛拋出了大手筆的擴產及投資計劃。

  8月5日晚間,鋰行業龍頭贛鋒鋰業宣布,將斥資84億元投建15GWh的新型鋰電池項目,并建設聚焦固態電池等技術的先進電池研究院。

  此前一天,即8月4日,另一鋰電龍頭億緯鋰能再次發布擴產計劃。公告稱,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及儲能產業的蓬勃發展,公司及子公司擬在荊門投資新建年產30GWh動力儲能電池項目,具體為15GWh物流車和家庭儲能用磷酸鐵鋰電池項目和15GWh乘用車用三元電池項目。

  8月2日晚間,億緯鋰能還宣布了擬與恩捷股份合作開展鋰離子電池隔離膜和涂布膜的制造,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52億元。

  同樣是在8月2日,電解液生產商新宙邦公告,公司擬在荷蘭穆爾戴克投資建設荷蘭新宙邦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及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項目分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周期3.5年,預計2024年下半年逐步投產。

  此外,電池負極材料商杉杉股份也公告,下屬子公司擬在四川眉山設立項目公司并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計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8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有利于補足未來幾年公司負極材料的產能缺口,強化公司龍頭地位。

  二級市場方面,鋰電池板塊可謂持續受到資金熱捧。8月6日收盤,鋰電池指數大漲4.27%,并再創歷史新高,較年內低點上漲近95%,今年以來累計漲幅也超過70%。具體到個股方面,今年以來,漲幅最大的鋰電池概念股為聯創股份,累計漲幅高達448%;石大勝華排名第二,漲幅達386%;西藏礦業、科達制造累計漲幅都超過200%。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鋰電池產業鏈企業增資擴產潮的持續,未來行業是否會出現產能過剩的風險同樣受到關注。“電池產業上下游企業目前整體估值都比較高,反映出需求的旺盛和現階段的產能不足,相關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較高估值水平完成大量融資投產,不排除在未來三五年內出現階段性產能過剩。”康子冉說。

  不過,在他看來,成長性行業階段性產能過剩,有助于相關企業優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優化產業格局。“從更長遠的視角看,即便出現階段性產能過剩也不一定是壞事。對于電池產業鏈企業而言,發展戰略重點不僅是持續產能擴張,而應是如何優化產能、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實現產品的提質降本,從根本上提升競爭力,才能避免未來產能過剩局面。”

  邱祖學則認為,鋰電池上下游企業擴大產能,預示著整個鋰電產業需求爆發屬于確定性趨勢,目前沒有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整個產業鏈沒有做好電動汽車產業爆發的準備,因此,不少產業鏈企業的增資擴產行為屬于加快補短板的過程,只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趨勢不變,產業鏈企業的增資擴產導致的產能過剩問題就不會存在,在此過程中,企業競爭呈現優勝劣汰,同時可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技術仍有提升空間

  “技術創新是中國鹽湖提鋰產業化進程的關鍵,在技術方面,我國已經形成了多種成熟的提鋰技術,但未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在鋰回收率方面。就產業而言,現階段企業生產運行整體已經趨于穩定,碳酸鋰產能也在逐步釋放。”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旗下某實驗室主任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鹽湖品質分化較為嚴重,資源稟賦不一,而高鎂鋰比是困擾鋰回收率提升的因素之一。康子冉告訴記者,我國整體鹽湖鎂鋰比相對較高,除扎布耶鹽湖外,均不適合南美鹽湖的沉淀法,目前吸附法、化學沉淀、離子交換、萃取法、納濾膜法、電滲析等都是一些適合高鎂鋰比的提鋰方法,鹽湖鹵水中鎂鋰質量比的大小是鹽湖提鋰技術路徑的難點,也決定了青海各鹽湖提鋰企業的成本完全各不相同。

  邱祖學表示,目前我國的提鋰工藝與鹽湖實況相配合,而鹽湖提鋰技術也趨于成熟。“2019年之前,鹽湖提鋰技術成熟度相對不足,而近兩年提鋰技術可謂各顯身手,產業化進程明顯提速,從成本看,鹽湖提鋰最高成本可控制在4.5萬元每噸,而鹽湖股份的提鋰成本已經降到3.5萬以內的水平,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產能擴張潛力巨大。”

  不過,鹽湖提鋰技術仍有一定的瓶頸有待突破。“現階段鹽湖提鋰產品主要為工業級方向,而電池級方面占比較低,在此領域應該有所突破。另一方面,鹽湖提鋰的資源開發,特別是在鋰回收率方面應該有待進步,這樣才能使鋰成本下降,整體而言,未來鹽湖提鋰的技術發展路徑中,這兩方面創新應該繼續加強。”邱祖學說。

  在康子看來,未來的瓶頸還是能否進一步降低提鋰成本去突破。“未來提鋰技術的趨勢,肯定不止于一種方法,根據各家鹽湖的情況采取疊加的技術手段,比如吸附+膜法等,最終還是基于不同鹽湖的具體條件,從降低提鋰成本的角度出發,采取綜合性技術。”

  實際上,近期,我國在鹽湖鋰資源開發領域的技術創新頻頻傳來好消息。今年6月,由五礦鹽湖有限公司研發的“鹽湖原鹵高效提鋰技術研究”項目,通過了科技成果評價,原鹵提鋰技術直接利用原鹵完成鉀、鎂、納等元素與鋰的同時分離,提升了提鋰效率。

  在康子冉看來,原鹵高效提鋰技術的意義主要在于三大方面。一是國外的原鹵提鋰主要是基于海外鹽湖底鎂鋰比稟賦而采取的沉淀技術上,國內通過吸附技術進行原鹵提鋰,已經走在技術前列。二是相比過去傳統提鋰的先提鉀再提鋰模式,使用吸附法實現原鹵一步提鋰,鋰資源綜合收率提高一倍以上。三是原鹵提鋰建設周期較傳統路線產能大為縮短,有助于在鋰價景氣時期資本的擴張和投入。

  “原鹵提鋰技術可謂顛覆了現有技術流程,該技術沒有經歷提鈉鹽和鉀鹽的過程,因此回收率會高很多,目前來看,五礦一里坪鹽湖現有千噸級的產線,技術創新可謂超出了預期,但未來能否大規模應用還需要觀察和產業驗證。”邱祖學說。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政策規劃的出臺也有望加速青海地區鹽湖提鋰產業的發展。今年5月,《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規劃及行動方案》獲得國內專家評審通過,評審會明確表示,要適度擴大鋰資源開發規模,爭取到2025年將青海鋰產品年產能提升到15萬噸、2030年提升到18萬噸,2035年提升到20萬噸,建成世界級產業基地。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