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韓國一年一屆的電池展Interbattery今年于6月9日-11號在首爾舉辦,這里我們借展會的信息來看看LG化學、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最新的鋰電池技術進展。
首先從SK說起。一個原因是,SKI在與LG化學的專利糾紛和解后,得以輕裝上陣,更集中精力推進它的全球化進程,它擴張的勢頭很積極;另外就是這次展會上SKI的鋰電池內容更為聚焦,基本是在電動汽車上,而LG和SDI要寬泛地多。
SKI 今年的技術主題圍繞三個方面,即更安全、更快充和更長續航(Safer than Ever, Faster than Ever, Longer than Ever)。
更安全:
SKI的安全技術突出了3個方面:
(1)厚為5微米的隔膜技術;(2)正負極的Z型層疊技術,這個可以更好地防止電芯正負極短路;(3)PACK層面的熱失控防護技術,SKI提出一個E-Pack技術,這個應該類似于國內所謂的“無明火”電池包。
更快充:
SKI的快充目標是2020年實現30分鐘內(80%SOC),2021實現18~25分鐘,2026年實現15分鐘內。
快充技術這里,SKI提出一個多輸出極電池技術,這是一個新的技術方向,比如模組,它在模組的兩端均有一組正負極。SKI給出的一個示例,當多輸出極電池充至100%時,常規電池才充至59%。
更長續航:
續航還是主要以正極材料的演變為主,SKI在正極上的產業化是相對較大膽的,它在2014年就量產了NCM622,2018年量產NCM811;2020年又將鎳的含量提高至83%,今年將達到88%,明年實現NCM9;2025年實現高鎳達Ni 94%,2030年實現全固態電池。
對于PACK系統層面,SKI開發了自己的E-Module/pack技術,從形態上判斷應該是軟包大模組方案。從集成效率來看,比方形的還是有差距。
除了技術展區,SKI在它的公司歷史墻面也比較有看點,透露了SKI的主要配套車企情況。
自2010年以來的配套情況如下:
2010年,現代Blue-on EV
2011年,Kia Ray EV
2014年,Kia Soul EV,采用了NCM622技術,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款車;
2017年,Ferrari SF90 PHEV
2018年,Kia Niro EV,采用了NCM811技術
2018-2019,奔馳C級PHEV,E級PHEV和S級PHEV
2021年,現代IONIQ5,Kia EV6,奔馳EQA/EQB,大眾ID.4
2022年,福特的F-150 lighting,采用的高鎳電芯NCM9。
SKI這次將福特的F-150 皮卡作為一個宣傳重點,一方面是該款車型目前的關注度很大,另外一個方面在于它是目前鎳含量最高一款量產電芯,達90%。
根據SKI的參數,F-150的快充功率最大為150kW,15-80%SOC用時約41分鐘。
相比于去年的Interbattery,SKI在汽車動力電池這塊的業務更為細致,SKI當前的勢頭很好,歐美的整車企業也愿意讓它參與進來(以作為對LG的擎制),相對于LG化學和三星SDI,SKI在新技術上的應用更為積極。但SKI能否駕駛得了,尤其是高鎳技術,還要看后面量產車型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