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2020年10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會議指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四大方面:1、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操作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2、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3、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4、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根據《規劃》,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
新能源汽車萬億賽道開啟
今年以來,從國家層面到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頻出。3月,國務院表示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多地政府陸續出臺扶持政策,通過給予購置補貼、充電補貼、優化使用環境、汽車下鄉等方式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重要力量,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計推廣量超過450萬輛,占全球的50%以上。二季度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回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0.6萬輛和1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7%和25.8%。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比重不足5%。結合《規劃》設置的25%目標,到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達到700萬輛。
全產業鏈空間巨大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景氣度將帶來巨大需求,但作為規模最龐大的產業鏈之一,其涉及的領域眾多,上中下游包括正負極材料、電池、整車、充電樁等多個細分行業。
結合《規劃》最新公布的四大要點以及此前發布的征求意見,充電設施、B端整車細分領域的優質賽道龍頭、技術壁壘高及工業產品替代性低的優質供應商、資金鏈完善并且產業鏈布局充分的整車制造商,他們的未來發展值得重點關注。
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2020年,充電設施有望迎來建設大年,全年保有量規模增長較為可觀,車樁比有望進一步提高。其中,具備技術先發優勢的公司將受益,包括具有強大研發實力的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充電樁絕對龍頭特銳德、提前布局換電站并與蔚來汽車展開合作的山東威達等。
另一方面,對比私人市場,近年來公共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步伐一直更快。京津冀、汾渭平原、長三角等地區和福建、貴州、江西、云南、青海等省份的B端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持續上漲,國內自主品牌具備先發優勢、有望充分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