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鈉離子電池商業化即將開啟 首輛鈉離子電池低速電動車問世
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九十華誕來臨之際,首輛鈉離子電池低速電動車在物理所園區內示范演示。該輛電動車是由依托物理所鈉離子電池技術成立的中科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推出。
低速電動車又被譽為“國民車”,在我國三四線城市、農村及發展中國家有著廣闊的市場需求。
自2011年起,由胡勇勝研究員帶領的研發團隊在物理所三十多年鋰電池研究積累的基礎上,致力于低成本、安全環保、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技術的研發,獨立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鈉離子電池體系,目前已經在正極、負極、電解質、添加劑、粘接劑等關鍵材料方面申請了30余項發明專利;已授權12項發明專利,其中包括美國和日本專利各1項。該體系選用資源豐富的鈉作為活性元素,正負極材料分別選用成本低廉的鈉銅鐵錳氧化物和無煙煤基軟碳,從而具備了明顯的成本優勢。經過七年的努力,胡勇勝研究員帶領的研發團隊在科研及技術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已達到120 Wh/kg,是鉛酸電池的3倍左右。低成本鈉離子電池有望在低速電動車、電動船、家庭儲能、電網儲能等領域獲得應用。
五洲龍發力氫燃料電池
近日,深圳市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明確了氫燃料電池的發展戰略,將傾力打造行業領先的氫燃料電池車,并在官方網站披露了燃料電池客車投放山西大同市的消息。
16年前,紅極一時的嶺南汽車零部件“大王”張景新傾其所有,一手創立了深圳市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并拉開了新能源汽車“中國制造”的序幕。“從五洲龍推出我國第一臺新能源客車至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已經走過了近25年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化推進之路,雖有磕磕絆絆,但總體水平已獲得長足進步。”五洲龍董事長張景新表示。
張景新認為,中國客車技術創新的速度必須對標“中國制造2025”,始終堅守“純電驅動”的戰略準則。“相信再通過十余年的積累與沉淀,能順利完成從插電式到純電動,再到燃料電池的產業革命,并同步培育出一些當之無愧的獨角獸企業。”
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三十余載,他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之路絕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補貼的持續退坡,缺乏產品技術積累的企業不具備持續發展的可能性。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新能源客車研發與制造的企業,早在2009年,五洲龍就承接了科技部新能源汽車的重大專項,并于2011年深圳大運會期間第一次向市場投放了燃料電池客車,開啟了國內燃料電池客車批量示范運營的先河。
五洲龍總工程師吳海濱表示,燃料電池客車布局,不光需要關注車輛本身,更要放眼產業鏈上下游。在產業鏈資源方面,大同豐富的煤礦資源提供了大量工業副產氫、煤制氫,大同市政府引入國新能源,提供多種儲氫技術。此外,氫燃料電池汽車、固定式發電、儲能等也為產業鏈下游創造了豐富的應用場景。
意大利研發出可“閃充”的高能量密度半固態鋰氧電池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發布消息稱,該校研究人員經過8年努力,研發出了新型半固態氧流量鋰電池NESSOX。具有高達1兆瓦時/噸能量密度,可以像汽車“加油”一樣,在幾分鐘內通過更換電池內部液體電解質完成充電。該電池采用一種新型液體電解質,能夠有效抑制導致電池失效的物質生成,并保持電池性能穩定,這種新型高能量密度半固態鋰氧電池表現出了優異特性。
該電池的能量密度大大高于目前的商業化電池產品,即可以通過更換液體電解質快速完成充電,也可以采用傳統電源充電,為電動汽車電池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方向。據博洛尼亞大學相關資料介紹,該電池可以支持汽車續航600公里以上,目前的成本為150?/千瓦時。同時,該電池在應用于其它交通工具、儲能等方面也具有較大潛力。
基于NESSOX的優秀性能和應用前景,該項目獲得了意大利國家創新獎等多個獎項,博洛尼亞大學專門成立了名為Bettery的公司,正在尋找合作伙伴籌集資金,推動NESSOX的應用發展。
國軒高科:三元622鋰電池已正式向眾泰批量供貨
國軒高科(002074)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公司三元622電池目前已正式向眾泰批量供貨,且供應量逐月提升。
公司同時介紹,公司三元622正極材料已正常生產,并通過公司電池生產內部體系認證,本年度公司正極材料將實現自產。同時三元811正極材料也在穩步開發過程中,中試性能良好,未來將應用在公司自主開發的三元811電池中,同步匹配量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