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2017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退坡,下游車企要求電池企業降低配套價格,同時,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加大電池廠投資成本,為提高競爭優勢,企業開始從規模化上出發降成本。隨著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延期三年、“雙積分”政策落地、車企陸續宣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等利好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力鋰電池領域的投資和擴張仍在加快,整個動力電池市場呈現出“巨頭作戰”、“擴產高潮”的產業格局。
中國電池網從上市公司公告及公開報道中,統計了最近一年(2017.01.01-2017.12.31)鋰電池及其上游材料投資情況,統計在內的101個投資項目中,鋰電池項目38個、正極材料及上游礦產資源項目34個、負極材料及鋰電銅箔項目16個、鋰電隔膜項目6個、電解液項目7個,有84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額,總額超2179億元。
2017年1月-2017年12月鋰電池項目投資情況統計表
鋰電池項目38個,有37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額,總額超1363億元;29個項目公布了規劃產能,由于產能單位不統一,粗略統計總產能約2138億WH。其中,28家投資額超10億,寧德時代、金沙江資本、博郡新能源、上汽集團及寧德時代、銀隆新能源更是豪擲百億投向新能源領域。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正極材料及上游礦產資源項目投資情況統計表
面對動力電池企業巨頭作戰,正極材料及上游礦產資源項目呈現投資高熱局面。正極材料及上游礦產資源項目34個,有28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額,總額超382億元;28個項目公布了規劃產能,總產能超91萬噸。
2017年1月-2017年12月負極材料及鋰電銅箔項目投資情況統計表
負極材料及鋰電銅箔項目16個,總額超293億元;15個項目公布了規劃產能,總產能超70萬噸。
2017年1月-2017年12月鋰電隔膜項目投資情況統計表
鋰電隔膜項目6個,均公布了投資額,總額超110億元;4個項目公布了規劃產能,總產能逾14億㎡。
2017年1月-2017年12月電解液項目投資情況統計表
電解液項目7個,有6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額,總額達31.63億元;5個項目公布了規劃產能,總產能21.6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