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分析 > 鹽湖提鋰——引鋰電產業競折腰

鹽湖提鋰——引鋰電產業競折腰

來源:君臨 | 作者:admin | 分類:分析 | 時間:2017-09-20 | 瀏覽:14635
文章頂部

鋰電網訊,截止下午14:00時,A股市場有色金屬、鋰電行業板塊領漲,比亞迪、鹽湖股份等鋰電概念股漲停,其中,鹽湖股份最近九個交易日漲近六成,據鋰電網小編了解,2017-2020年碳酸鋰價格中樞有望維持較高水平,潛力巨大。同時,鋰電行業上游產業的資源分布也吸引了各大證券分析平臺的高度關注。

鹽湖是個大寶藏

自從2015年我國將新能源汽車戰略提升到經濟升級的支柱產業以來,鋰資源的供不應求和價格瘋漲就成了我國高層的心病之一。地球并不缺鋰,但主要在海水里,沒法提煉,可開采的主要在鹽湖、鋰輝石礦和鋰云母礦里面。

鋰資源中,61%是鹽湖鹵水鋰,34%是礦石固體鋰。鋰云母不多,且品位低,基本可以忽略。礦石鋰主要被國外壟斷,我國的鋰主要屬于鹽湖鹵水鋰。所以,要新能源汽車獲得順風順水的發展,就必須搞定鋰,將戰略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我國資源多的就是鹵水鋰,所以鹽湖鹵水鋰產業,一定要搞起來!

01.png

(走長期下降通道的鹽湖股份)

但是,一切真的那么美好嗎?

顯然不是。

難題

早在2007年3月,鹽湖股份下屬公司就引入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及自然人劉斌等兩位股東,成立藍科鋰業,從事鋰鹽資源開發。

不過,由于工藝關鍵環節,吸附劑的制造成本和破碎率過高,在累計投入5億元研發后,仍然失敗了。

鹽湖提鋰相關工業化技術中,之前只有美國、德國、智利、俄羅斯等少數幾個國家得以掌握。格爾木的察爾汗鹽湖雖然鋰資源儲量居于全球前列,卻擁有著全球眾多鹽湖中最低的“鋰鎂比”。優質鋰資源礦藏,通常鋰鎂比低于1:8,而察爾汗鹽湖的這一數據卻為1:1800。鋰濃度太低,導致開采成本居高不下,完全失去了商業價值。

03.jpg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2010年。

原股東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及自然人劉斌等,將相關股權轉讓給青海佛照(青海佛照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青海威力(青海威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這不僅僅是一次股權的變化,實際上是技術路線的變更。青海佛照以專利“從鹽液中獲得氯化鋰的方法和實施此方法的設備”為技術入股,青海威力以專利“用于制造顆粒的吸附劑的方法和實施此方法的設備”為技術入股。該吸附劑技術,是俄羅斯幾代科學家的結晶,經驗證,工藝技術可行,能夠進行量產,得到了鹽湖股份方的一致認可。

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

隨著工藝路線的變更和技改資金的持續投入,藍科鋰業的產量也逐步提高,2013年至2015年,年產量分別為671噸、1706噸和3705噸。隨著產量的放大,就是成本的下降,利潤滾滾而來。2013年、2014年、2015年,藍科鋰業碳酸鋰項目分別虧損1.3億元、9200萬元和3345萬元。而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變為1.4億元凈利潤。爆炸式的增長開啟了。

鹽湖人的新能源之夢

新能源汽車帶動了鋰需求的爆發,隨著未來整個行業對傳統能源汽車的替換,有理由相信,我們目前仍然站在起點線附近。目前全球碳酸鋰需求大概在每年12萬噸左右,全部鋰需求的碳酸鋰當量約19萬噸。碳酸鋰最大的的潛在市場是新能源汽車,保守估計全球2020年新能源車達到500萬輛,按照每輛車需要40kg碳酸鋰計算,2020年新增需求20萬噸。翻倍的增長曲線。

04.jpg

需求上來的太快,產能沒跟上,結果就是漲價。當然,有超額收益就會有各種競爭者。

05.jpg

全球各大公司都在紛紛擴充產能,但是統計數據顯示,這些新增產能大多要到2019年才可形成供給。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鋰的價格仍將高高在上,政策來個風吹草動就漲個不停。天下商道,質量優、成本低者得之。鹽湖提鋰,投資的關鍵點就在于成本和儲量。

06.jpg

藏格控股

真正的主角出來了。

9月1日,藏格控股公司發布公告,將成立一家新公司,新公司以購自賢豐(惠州)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鹵水提鋰并制取工業級碳酸鋰產品的相關先進技術”使用權為基礎,主營碳酸鋰生產與銷售,計劃產能是2萬噸碳酸鋰。

這里的關鍵,是“鹵水提鋰并制取工業級碳酸鋰產品的相關先進技術”。

公司自己稱,該技術源自俄羅斯二代技術開發的吸附法提鋰工藝技術,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產品純度高、工藝穩定性強的特點,并且對鹽湖鹵水的鎂/鋰比沒有苛刻的要求。同時還稱,目前已有企業以較低的成本采用吸附法成功量產,以實踐證明了該工藝先進、技術可靠,成本可控。這里的已有企業成功量產,極有可能就是前文所述的藍科鋰業,因為藍科鋰業所用技術,恰好也是吸附法。

07.jpg

為什么?

因為大家用的都是一個鹽湖嘛。

藍科鋰業的母公司鹽湖股份擁有察爾汗鹽湖3700 平方公里的采礦權,而藏格控股擁有察爾汗鹽湖724.35平方公里的采礦權。鹽湖的屬性是一樣的,技術路線當然差不多。

08.jpg

察爾汗鹽湖風光

大家都在一口湖上討飯吃,誰不知道誰啊。除了察爾汗鹽湖外,藏格控股還盯上了儲量大、品位高的柴達木西部鹽湖資源及地下深層鹵水資源。志向遠大有沒有?按照現在碳酸鋰價格計算,2萬噸碳酸鋰將新增公司營收24-30億元。結合鹽湖提鋰的低成本,毛估估利潤應該在20億以上。

這也是最近市場熱炒該股的原因。不過熱炒歸熱炒,炒完也是一地雞毛,畢竟建設期一年半,還要工藝改進,設備磨合,產能才能爬坡,要真正成為公司的搖錢樹,可能還早。所以,別著急,恰當時候再下手。

喂喂喂!說你呢。

別著急看市值算市盈率,藏格控股其實還有一門好生意。

還有鉀肥

藏格控股這個名字,對于很多老股民是陌生的,但是說起金谷源,可能不少老司機還有印象,這是一個多年掙扎在盈虧線上的ST老兵。轉機在2015年8月——金谷源201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決議通過《關于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向青海藏格投資有限公司等11名股東發行168,659.68萬股購買其持有的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藏格鉀肥公司)99.22%股權。藏格控股完成了借殼上市,成功登錄中國資本市場

藏格控股的核心資產,就是藏格鉀肥公司。

09.jpg

掌門人為中間背手者

掌門人肖永明,四川安岳人,1964年生,1998年涉足鉀肥行業,2002年成立了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

這位仁兄除了買了一架私人飛機之外,異常低調,可查閱的信息顯示——大專學歷。 1981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安岳永鴻塑料廠副廠長; 1996 年1月至 2001年12月任青海省格爾木市小小酒家總經理。17歲就當副廠長啊,32歲去青海格爾木討生活。想必此人不簡單!

藏格鉀肥公司業務簡單,就是鉀肥的生產與銷售,其16年氯化鉀產銷量達到165萬噸,實現營收 26 億元,毛利高達 71.66%。同湖刨食的鹽湖股份,氯化鉀毛利16年也差不多是70%左右,17年半年報掉到了65%,而藏格鉀肥仍然是穩穩的71%。毛利率顯示的差異,可能就是民企和國企的管理水平差距。71%啊,這是個逆天的數字。

別著急興奮,這是生產的直接成本,鹽湖的氯化鉀還有一個成本大頭,即運輸成本。你想啊,一個身處大西北的鹽湖,產品的消費地又在東部,大量的運輸必須依靠鐵路外運,中國的鐵路貨運,你懂的。

10.jpg

16年年報,氯化鉀直接成本7.3億,運費計入銷售費用,銷售費用就是3.7個億,(這個對于本文無用,但可以作為一個知識點儲備起來)。然而關鍵的問題還是:為什么氯化鉀這么貴呢?因為全球鉀鹽資源分布不均,集中度高,供需地嚴重錯配。

11.jpg

北美、俄羅斯、白俄羅斯三個地區占全球總產能的 61.2%。

鉀肥的生產企業多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中東,而主要消費地分布在東亞、拉丁美洲和北美,這與環境氣候、耕地面積、主要作物種類等條件有關。

12.jpg

對于中國來說,鉀鹽大大的依賴于進口啊!

雖然我們是甲方,但是還得跟進口鐵礦石一樣,沒有定價權!!!

所以國內鉀鹽市場一直以“鹽湖看進口,小廠看鹽湖”為定價原則,國內鉀肥出廠價主要看每年與各國簽訂的鉀鹽大合同價隨波逐流。

不過隨著鉀鹽價格下跌和國內產量的爬坡,這種情況近來已經有所緩解。

13.jpg

藏格控股17年半年報顯示,其氯化鉀銷售價在1600元/噸左右。對于下游來說,鉀肥主要用于農業,而全球的人口增長、耕地面積減少支撐鉀肥剛性需求。要想在同樣面積的土地里獲得更多的糧食,唯一的選擇就是多施肥,施好肥。目前還是鉀鹽的價格低谷,鹽湖的鉀鹽都能保持如此高的毛利,那么鉀鹽價格稍微漲一漲。且不是下一個方大炭素?

還有一個加分項。

藏格有200萬噸氯化鉀產能,但是近幾年鉀肥價格低迷,產能利用率只有80%左右。于是公司很精明的,拿上市融來的錢擴產40噸氯化鉀意思下,先修個200萬噸的倉庫,反正鉀鹽存儲方便。也就是說,趁著現在便宜,先屯好貨,等待著未來哪一天,一旦風來了就可以最快的速度搶到風口。

最近,藏格控股沾上了鋰電概念,股價飛仙,如果我們樂觀估計鉀肥每年穩定10億利潤,鋰電在19年達到設計產能實現20億的利潤,那么藏格控股目前400億的市值看起來還是有一點吸引力的。

BUT!!!!!

我們作為價投:一是不屑于在蜂擁的人群中搶股票;二是對于這種不確定性較高且遠在西北那鳥不拉屎地方的公司,是要嚴格要求安全邊際的。

表面上看起來,公司是個好公司,業務也靠譜,值不值這個價,就看各位客官的理解了。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