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整體運行情況
據中汽協會統計,1-10月新能源汽車生產35.5萬輛,銷售33.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7.9%和82.2%。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6萬輛和25.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8.1%和102.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7.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1.0%和37.2%。
其中,10月新能源汽車生產4.9萬輛,銷售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3%和8.1%。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4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0%和19.7%;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0.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9.1%和38.6%。
從今年10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數據來看,北汽紳寶系列位列銷量榜第一,銷量達4580臺。比亞迪e6增幅較大,達3118臺。知豆、奇瑞eQ、云100等微型車銷量也相比上月回暖。
受騙補和新補貼政策遲遲未落地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調整蓄勢階段,銷量同比增速持續下降,處于中低速增長運行狀態。預計2016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50萬輛左右。
二、微型車升級!市場份額逐漸被緊湊級代替
2016前三季度車型級別結構變化圖
根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至2016年前三季度過去純電動乘用車市場銷售主力A00級微型車市場份額從2015年全年63% 下降到今年9月份的 32% 。與此同時,取而代之的是A級緊湊型轎車市場份額從2015年全年 10% 上升至今年9月的 44% 。據此,鋰電大數據分析師認為,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廠商技術積累和發展,逐漸研發生產出更多高級別車型投放至市場,與傳統汽車領域展開正面交鋒;另一方面,功能用途更廣泛的A級車銷量上升,意味著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接受程度上升,更多車主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家庭首輛汽車考慮,而不僅僅是買菜車。
三、插電式混合市場份額持續下降
2016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動力類型市場結構變化圖
根據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份額逐漸收縮,由一季度的37%跌至三季度的28%,10月更是跌至13% 。
一方面,目前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售主要集中沿海一二線城市及主要汽車限購城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既攻不進“只認”純電動的北京,而北京貢獻了全國近50%的新能源車銷量;又在廣州、深圳也表現平淡。據統計,比亞迪秦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同比已經下跌30%,比亞迪唐、上汽榮威550Plug-in、廣汽傳祺GA5PHEV等車型近來也出現了銷量的明顯下滑。另一方面,隨著純電動續航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市場在EV和PHEV的選擇偏好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根據乘聯會的統計,今年1~10月,國內混動車型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6.27萬輛,增長十分迅猛。普通油電混動車型突然走上快車道,應該說日系的豐田、本田等企業在其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豐田最早的普銳斯、凱美瑞混動,到后來的雷凌雙擎和卡羅拉雙擎,再到本田不久前上市的旗艦車型雅閣混動版,日系品牌帶動著混動車型的銷量一路上漲。
尤其是豐田在中國加強本土化戰略之后推出的雷凌雙擎與卡羅拉雙擎,將普通混動車型的售價拉低到了15萬元以內,與傳統燃油緊湊車型競爭也有了價格優勢,將早期在北美大賣但售價偏高的普銳斯帶給中國消費者的混動車型價格高高在上的“高冷”形象,成功扭轉為好用、省油、性價比高的“接地氣”平民車型。
盡管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有政策補貼加持,又在燃油經濟性,動力,續航等方面領先于普通混動,但國內插電混動車企在技術成熟度,穩定性,使用便利性和品牌方面和國際領先車企還有一定距離,市場最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四、外資合資品牌紛紛發力
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補貼不但會逐漸退坡,到2020年甚至會取消補貼,讓新能源車型和生產企業完全進行市場化競爭,彼時,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將與跨國汽車公司再次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競爭。近期,多家跨國汽車公司公布的新能源戰略,正顯示出了它們對2020年后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野心。
據統計,在2016年第十四屆廣州車展上,國產奧迪A6L e-tron、東風本田思鉑睿混動版、長安福特蒙迪歐混動版、北京現代索納塔九混合動力版、mini Countryman插電混動版、奔馳Generation EQ概念車、雷克薩斯UX概念車、別克Velite新能源概念車、大眾I.D.電動概念車等多款合資新能源車型紛紛登臺亮相。
大眾中國總裁約赫姆·海茲曼17日表示,預計到2020年,大眾集團新能源汽車在華年銷量將達40萬輛。此前,大眾集團已與安徽江淮汽車簽訂初步協議,建立合資企業,生產電動車。
而早在今年3月,通用汽車在華新能源戰略表示,到2020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10余款新能源汽車,涵蓋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以及寶駿四大品牌。此外,北京現代計劃在2020年前推出九款新能源車型,并完成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10%的目標。
今年9月,寶馬汽車宣布將在中國提供5個車系9款新能源車型,其中源自BMW i創新平臺的BMW eDrive電力驅動技術將拓展到BMW全系主力車型。
2015年中國生產新能源汽車37.9萬輛,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燃油車市場不同,自主品牌統治了國內新能源車市場,今年前三季度系能源汽車銷量前十名均為自主品牌,合資品牌無一入圍。
這一現狀將不會持續很久。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家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雖沒有傳統燃油車領域那么大,但依然存在。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終端市場亦將展開慘烈的廝殺。
來源:鋰電大數據
鋰電池產業鏈營銷推廣,上鋰電網(li-b.cn)
